一、领导力的内涵与本质
领导力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从本质上讲,它是指在管辖范围内充分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成本办成所需之事,提高团体办事效率的能力。这不仅仅是职位赋予的权力,更是一种影响力。例如在企业中,CEO通过合理调配资源,让各部门协同工作,朝着共同目标前进,这就是领导力的体现。自我领导力概念也很重要,由Charles・S・Manz在1983年提出,其定义为影响个人自我方向和自我激励建构的过程,包含行为策略、内在动机等策略。这表明领导力不仅是领导者对下属的领导,个体对自身的领导同样不可忽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需要自我领导,明确目标并激励自己前行。
从目前的认知来看,领导力大体涉及“关系”“过程”和“能力”三个范畴。从“关系”角度看,约瑟夫·罗斯特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和合作者之间的一种影响关系”,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过程”角度,约翰·加纳德把领导力定义为“劝说过程,或者一个个体(或领导小组)劝诱一个团队,去追求领导者所设定的或领导者与其跟随者所共享的目标的范例”,还有人认为领导力是一个动员、引导团队并与之协作完成改变的过程。从“能力”角度看,领导力主要是影响力,包括学习力、组织力、教导力、执行力、决策力、感召力等,这些能力是领导者综合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领导者在领导力中的关键角色
领导者是领导力的核心承载者,他们的行为和决策直接影响着团队或组织的走向。成功的领导者善于总结经验、向榜样学习,并且能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为团队成员树立榜样。在创业公司中,创始人往往就是核心领导者。虽然领导力通常与高管职位有关,但实际上更取决于态度和行为。组织中较低级别的人员也可能激励队友并召集大家实现公司目标,而且83%的组织认为培养公司各个级别的领导者至关重要。
领导者会创造一个愿景,然后招募人们来帮助实现它。他们通过动机、影响力、业务沟通和支持的混合来达成目标。领导者要充满激情地相信愿景,并引诱其他人分享梦想,无论是通过鼓舞人心的策略还是标准策略,都必须有能力推动员工和组织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尤其是在公司经历变革时期,如疫情之后嵌入混合工作方式时,领导者引导组织度过变革就更为重要。成功的组织领导不是抽象的,人们最终将根据组织在员工敬业度、生产力和利润方面的表现来判断领导力。
三、领导力的重要法则与能力体现
(一)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是领导力的第一法则。“以身作则胜千言”,这是作为领导者最基本的原则。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没有以身作则的坚持就不会有优秀团队的诞生。领导者必须明确自己的价值观,进而确定团队的共同价值观,将行动和价值观保持一致,为他人树立榜样,因为人们追随的不是地位和技术,而是领导者这个人。
(二)共启愿景
优秀的领导者要有共启愿景的能力。所有优秀企业都是从默默无闻的小企业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和管理问题优秀企业也曾经历过。领导者要将个人愿景转化成共同愿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根本导向,吸引愿意为之奋斗的人一起前行。要始终聚焦长远的愿景,展望未来,想象各种可能,通过描绘共同愿景来感召他人达成共识,激发人们的活力,为愿景描述画面,实现共同的奋斗愿景。
(三)挑战现状
挑战现状是具备优秀领导力的管理者的成就动因。优秀的管理者和领导者都有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特质。在不同的情境下,领导力会发生变化,如中国过去是自上而下的命令控制式领导方式,而如今在全球竞争环境下,为响应新一代文化,领导方式变得多样化,不再单一。领导风格基本有四种,不再是过去的“要么A要么B”,而是“A和B”,甚至处于“A与B之间”的方式。
总之,领导力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综合领导能力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之一,是保持组织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能够唤起他人心中的美好,鼓励人们去实现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预见未来并将愿景转化为现实,让人们超越自己的极限,这些都是领导力成就未来的重要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