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身作则原则
以身作则是领导力提升的关键原则之一。在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企业价值观、公司制度规定以及流程运作等方面的倡导者。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这些方面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
例如,在企业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上,高层管理者的行为有着强大的示范效应。如果高层管理者倡导诚信的价值观,但自己却在业务往来中存在不诚信的行为,那么员工必然难以真正信服这一价值观。在制度规定方面,高层管理者应该严格遵循制度办事。当制度规定的事情被员工违反并寻求高层协调时,高层不能仅仅从事情本身出发,动用特权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而忽略制度。因为这样做会让制度管理部门无所适从,也会让员工觉得制度是可以被高层随意打破的,从而破坏制度的权威性。
在流程运作方面同样如此,高层管理者如果不按照既定的高效流程运作,而是随意更改或绕过流程,这将导致整个企业的运作效率低下,员工也会效仿这种不按流程办事的行为。所以,高层管理者只有在各个方面以身作则,才能真正成为员工坚持原则、按原则办事的榜样,进而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二、使命原则
使命感是领导者力量的源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将使命感牢记于心,并且有效地传递给他人,从而激发团队的热忱。寻找使命的过程往往是艰难的,就像松下幸之助,他在创业的前14年都未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使命。然而,一旦找到使命,它就会像黑暗中的明灯,给予领导者无限的力量。
企业的使命不仅仅关系到领导者个人价值的实现,更与全体员工的命运息息相关。例如,一些致力于环保事业的企业领导者,他们将环保作为企业的使命,这种使命超越了单纯的商业利益追求。在这种使命的驱动下,领导者会积极投入资源进行环保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员工也会因为认同这一崇高的使命而充满干劲。这种使命感能够让领导者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坚定信念,也能够吸引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团队,共同为实现企业的使命而努力。
三、热忱原则
热忱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松下幸之助认为,经营要获得成功,“热忱”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他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他自认为文化水平不高、身体虚弱,但凭借着高涨的热忱,他能够领导众人并在经营上取得一定的成就。
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热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一个充满热忱的领导者能够在团队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当领导者对企业的发展目标充满热忱时,他会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积极的态度会影响到团队成员,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工作中。例如,在创业公司中,领导者对产品的热忱会传递给研发团队、市场团队等各个部门,大家会齐心协力地为产品的成功而努力,即使面临资金紧张、市场竞争激烈等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
四、分享原则
分享是提升领导力的重要原则。分享的内容包括情感、知识、成就和利益等多个方面。以新东方的创立为例,俞敏洪提到小时候给同村人分糖的故事为他创建新东方带来了灵感。在企业中,领导者如果能够做到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会极大地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情感分享能够拉近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团队中被关心的一员。知识分享则有助于提升整个团队的能力素质,领导者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员工,员工之间也相互分享,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学习型的团队。成就分享会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得到认可,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归属感。而利益分享更是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能够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五、主导原则
主导原则要求领导者主动出手,抓住先机,寻找伙伴,扩大战果。在打造核心团队方面,领导者不能让团队成员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在领导,而是要充分信任核心人员,让大家都积极参与到团队的领导和决策中来。
例如,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领导者如果能够主动发现市场机会,迅速做出决策并组织团队开展工作,就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同时,通过寻找合适的伙伴,可以整合更多的资源,提升团队的竞争力。当核心团队成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团队的领导中时,团队的力量就能够得到充分的爆发,而不是领导者孤军奋战。
六、气场原则
领导者需要避开自己的弱点,自创气场,提升高度,从而实现反败为胜。了解自己的弱点是关键的第一步,只有清楚自己的不足,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例如,有的领导者可能在公众演讲方面存在弱点,那么他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演讲技巧,提升自己在公众面前的气场。在面对竞争对手或者困难局面时,领导者凭借自身的气场可以稳定军心,给团队成员信心。而且,通过提升自己的高度,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带领团队走出困境。
七、愿景原则
领导者要清楚企业的使命,明确愿景,坚定信念,激励成员。一个清晰的愿景能够为团队指明方向,让团队成员知道自己努力的目标是什么。
例如,苹果公司的愿景是通过创新的产品改变世界,在这个愿景的指引下,苹果的团队成员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领导者坚定的信念会让团队成员相信愿景是可以实现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朝着共同的愿景努力奋斗。
八、目标原则
在领导力提升中,目标原则不可或缺。领导者需要制定战略,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小步骤,确保各个目标之间相互衔接,同时还要有相应的战术跟进。
例如,一家企业制定了年度销售目标后,需要将其分解到每个季度、每个月甚至每个销售人员身上。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制定相应的销售战术,如促销活动、客户拓展策略等。如果只注重战术而忽略了目标的制定和分解,就会陷入盲目行动的状态,无法真正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九、判断原则
领导者要进行广泛的调研,充分的讨论,遵从常识,灵活纠偏。在团队决策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推出一款新产品之前,领导者需要对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技术可行性等多方面进行调研,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充分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能忽视基本的常识,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决策。如果发现决策存在偏差,要及时纠正,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十、纠错原则
纠错机制对于领导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来监控工作中的错误,领导者与员工之间要保持坦诚的交流,领导者要勇于自我批评并及时改正错误。
例如,新东方的7人常委会采用4票以上决定策略是否执行的机制,如果一个公司能够形成这样一种敢于指出领导错误并且领导愿意接受和改正的氛围,那么公司犯错误的概率就会降低。而且,以调侃的形式进行自我批评更容易被接受,这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健康的纠错文化。
十一、奖励原则
领导者要遵循私下批评、公开奖励、虚实并重、频次得当的奖励原则。对于核心团队成员,适当的奖励能够激励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例如,每个月给予核心团队一次鼓励,这会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得到重视,不会产生被老板遗忘的感觉。公开奖励可以树立榜样,让其他员工看到努力工作的回报,而私下批评则可以保护员工的自尊心,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十二、人才原则
在领导力提升中,人才原则不容忽视。领导者要把员工视为长期战友,同时也要注意短期的利益交往。要善于用人之长,警惕团队的分裂。
例如,领导者要善于发现员工的长处并加以利用,将员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同时,要关注团队内部的关系,避免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等原因导致团队分裂,保持团队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