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本质与认知误区
领导力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觉得领导力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就像沃伦·班尼斯所说“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百度百科将其定义为在管辖范围内充分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成本办成所需之事,提高团体办事效率的能力。这表明领导力是一种能力。然而,人们往往存在认知误区,多数人认为领导力是与生俱来的,是人格魅力、专业技能和人际背景等的综合体现。这种观念让很多普通、缺乏自信且没有背景的人对领导力望而却步,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认知。
二、领导力可复制的依据
(一)领导力可学习量化
领导力是可以学习的,能够被具象量化。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掌握了执行力、管理能力、领导力的一些技能,只是需要我们去区分、认识并培养它们。既然是一种能力,就像识人能力可以通过测评、心理分析、行为分析等多种工具来学习掌握一样,领导力同样可以借助工具来掌握。
(二)员工执行力与领导力的关系
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有些领导者总是执着于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却忽略了这一关系。只有领导提升了领导力,才可能带来员工在执行层面的高效表现。例如日本企业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领导给员工交代工作任务时,一般需要交代五遍。第1遍交代清楚事项;第2遍要求员工复述;第3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第4遍做应急预案;第5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通过这样的流程,可以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做事的目的和方法,减少后续失误,避免“重做”这种企业最大的非必要成本。
(三)工具化的关键作用
“复制”的关键在于工具化。掌握工具,人人可以具备领导力,领导的实际效果也会事半功倍。西方的大企业如可口可乐、宝洁等在这方面走在前面,它们讲究工具化,把工作拆分成可以完成并检验的步骤,员工接受训练后按照步骤行事,有条不紊。在这样的体系中,员工效率提高,领导的领导效果也显著提升。而且这种“工具”是可以复制的,能够轻松传递给下一个人,实现领导力的永续发展,还可以避免员工流失带来的巨大损失。
三、培养可复制领导力的方法
(一)挑选合适的人并打造团队
首先需要挑选有坚定意念的人,内心充满动力,其次不把自己和其他人的等级拉得太大,减少特殊待遇,同甘共苦,打造外向型团队,不封闭。
(二)做好细节管理并明确目标
不给失败留借口,做好细节管理,明确目标,对发生的事儿灵活变通。
(三)保持适度乐观并全情投入
适度乐观,全情投入到工作中,保持乐观,想象自己及团队胜利的样子。
(四)积极学习创新并减少情绪
“学习和创新”工合化,积极讨论发现的问题,做到没有报复心,减少无谓的情绪。
(五)评估风险合理安排工作
清楚团队及成员的极限,不盲目安排工作,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
四、可复制领导力在组织中的应用
(一)建立高效团队
可复制的领导力有助于组织建立高效的团队。当领导力可以被复制时,更多的成员可以具备领导能力,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会更加顺畅,沟通更加有效,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
(二)提升员工动力和满意度
可复制的领导力在组织中的应用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员工在一个领导力可复制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自身的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他们会感受到自己在组织中的价值,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三)促进组织创新和发展
这种可复制的领导力还能够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发展。当更多的人具备领导能力时,不同的想法和创意会不断涌现,组织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领导力是可以学会并且复制的。通过正确认识领导力的本质,理解其可复制的依据,掌握培养可复制领导力的方法以及认识到其在组织中的应用,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能够从中受益,让领导力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而是成为推动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