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模型构建的基础:理解胜任力
胜任力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基石般的存在。它在国内常被称为“素质”,但又包含外显的知识技能要素,是个体所有特性的组合,这些特性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胜任力与绩效密切相关,尤其是优秀绩效,其差别最终体现在员工工作绩效水平差异上。同时,胜任力的表现与工作情境相关,不同岗位对员工胜任力要求不同,而且它是可测评、可分级的。
领导力是一种特殊的胜任力体现。从狭义上讲,领导力是管理能力,即领导自己、领导组织以及积极影响他人的能力。明确胜任力的概念及其与领导力的关联,是构建领导力模型的重要基础。例如在项目小组中,组长的规划和计划能力既是胜任力要素,也是领导力的体现。
二、领导力模型构建的原则
(一)符合组织战略目标和价值观
组织的战略目标是发展的方向,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领导力模型如果与组织战略目标和价值观相悖,就无法引导领导者朝着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方向努力。例如,一个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科技企业,其领导力模型应强调领导者对创新的鼓励和推动能力。
(二)考虑组织文化和发展阶段
组织文化影响着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员工的接受程度。在一个强调团队合作的文化氛围中,领导力模型应注重领导者的团队协调能力。同时,组织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对领导力的要求也不同,创业期可能更需要领导者具备冒险精神和开拓能力,而成熟期则更需要领导者的稳定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
(三)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构建的领导力模型不能是抽象的理论,而应能够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和能力标准。这样才能在选拔、培养和评估领导者时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可以将领导者的沟通能力具体化为能够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及时回复员工邮件等可衡量的行为。
(四)能够适应组织的变化和发展
组织在市场环境中不断变化,领导力模型也应具有灵活性。随着业务的拓展、技术的更新,领导者需要具备新的能力。如互联网企业随着技术升级,领导者需要掌握新的数字技术知识,领导力模型应能及时纳入这些新要求。
三、领导力模型构建的方法
(一)基于行为的构建方法
1. 任务行为和人际关系行为维度
这种方法将领导行为分为任务行为和人际关系行为两个维度。在任务行为方面,领导者的目标设定、任务分配、监督等与组织目标相关的行为是重要观察点。例如,生产车间的领导者合理设定每日生产目标、科学分配工作任务并有效监督执行情况。在人际关系行为方面,关心员工、鼓励员工、支持员工等与员工之间关系相关的行为是关键。如领导者关注员工的工作压力,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2. 转变型领导行为
关注领导者如何激发和发展员工的潜力,通过激励员工的内在动机提升组织绩效。例如,领导者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激发员工的自我提升动力,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绩效。
(二)基于特质的构建方法
主要关注领导者的人格特质和个人能力,认为领导者具备特定的人格特质和能力才能成为优秀的领导者。比如,领导者的责任心、决断力、创新思维等特质对领导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测量领导者的人格特质和能力来预测其领导力素质,例如在选拔领导者时,通过性格测试等方式评估候选人的责任心等特质。
(三)战略导向法
确定与企业战略、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相一致的领导力要素。企业的战略方向决定了对领导者能力的需求。例如,企业如果制定了国际化战略,那么领导者需要具备跨文化管理能力、国际市场洞察力等领导力要素。
(四)行为事件访谈法
根据以往的成功经验和事例预测将来能否胜任工作。通过对领导者过去成功或失败的行为事件进行深入访谈,分析其中体现的能力和素质。比如,在访谈一位成功带领团队完成大型项目的领导者时,总结出他在项目管理、团队协调、应对危机等方面的能力。
(五)岗位分析和职责描述法
明确各个职位的职责和要求,进而确定相应的领导力要素。不同岗位对领导力的要求存在差异。例如,销售岗位的领导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客户关系管理能力,而财务岗位的领导者则更需要严谨的财务分析和风险控制能力。
四、不同群体领导力模型构建的案例与启示
(一)企业中的领导力模型构建
以华电国际为例,考虑到领导干部各岗位的岗位职责不同,构建了核心能力(根底领导力)模型、通用领导力模型和正职领导力模型。核心能力模型源于公司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是对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根本要求;通用领导力模型针对不同岗位领导者,因职责及承担角色差异对各项领导力有所侧重;正职领导力模型体现了正职领导者与其他领导者领导力的差异性要求。通过这些模型的构建,完善了领导干部考察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保障了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大学生领导力模型构建
我国学者将领导力引入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时,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领导力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补充和拓展,也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这启示我们在构建领导力模型时,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相应的要素和方法。
五、领导力模型的应用范围及意义
(一)应用范围
领导力模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组织的各个层级和各个领域。无论是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决策,还是基层管理者带领团队执行具体任务,都需要依据领导力模型来明确自身的能力要求并不断提升。
(二)意义
1. 明确能力素质要求
帮助组织明确需要领导者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为选拔、培养和评估领导者提供依据。
2. 提升工作效果
为领导者提供指导和支持,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果。例如,领导者按照模型要求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后,能够更好地与团队成员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3. 促进组织发展和创新
合适的领导力模型能够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和创新。领导者在模型的引导下,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战略眼光,推动组织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