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发展中的内部挑战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内部问题。首先,成长型企业在初期聚集了一批能人,但当企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时,能人体系能否支撑企业发展就成了一个疑问。例如,在企业规模扩大、人员增多的情况下,以前的能人管理模式可能不再适用,组织需要新的力量来变得更强大。
团队打造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如何优化团队沟通质量,提高组织运营效率是企业必须思考的。很多时候,企业中存在员工越来越忙,但绩效却越来越低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团队沟通不畅、组织运营效率低下导致的。比如在一些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工作重复或者出现漏洞,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绩效。
执行文化的缺失也是企业内部面临的挑战。企业有制度,但是执行总是不力,这就涉及到什么是执行文化的问题。员工和企业的关系也需要重新审视,怎样让员工心甘情愿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结果,什么样的员工会跟企业走得更远,这些都是企业内部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有的企业员工仅仅是为了工资而工作,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就很难为企业创造出高价值的成果。
二、企业发展中的外部挑战
从外部来看,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和时代变革的压力。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规模越大,可能面临的麻烦就越多。例如,战线拉长后,企业的控制能力会变差。像一些大型连锁企业,门店开得越多,总部对各门店的管理和控制难度就越大,包括人员管理、商品调配等方面都会出现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管理难度更是加大。新时代的人无论是作为用户、客户还是员工,都有着新的特点,他们以更大的能量深刻地改变着企业。以前企业可以通过学习标杆企业来发展,但现在互联网时代的标杆企业多为创新型企业,单纯靠学习、模仿很难复制和迁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打造适应互联网时代和互联网技术的领导力。例如,互联网企业的用户需求变化非常快,如果企业领导者不能及时跟上这种变化,就可能导致企业失去市场竞争力。
三、教育领域的领导力需求
在教育领域,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也对领导力有了新的要求。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5年)》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改变了学校在课程发展中的角色,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课程权利。这一权利的赋予让校长面临着如何行使好这一权利的压力,从而需要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以确保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协调、融合、特色发展,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领导力理论发展的推动
领导力的研究一直在发展。早期集中在领导特质的研究,后来发展到对领导行为的研究。20世纪,赫塞和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模型对领导环境与对象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如今,新生代员工成为企业骨干力量,传统的命令和控制式的管理模式受到冲击,“情境领导力”模式根据情境不同,通过对员工完成任务的能力和意愿进行判断,调整领导风格,以达到最佳效果。这种理论的发展推动了领导力课程的开设,因为企业需要让领导者掌握这些新的领导模式和技能,以更好地带领员工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提高下属满意度并实现团队成长。
五、特定行业的领导力需求实例
以汽车行业为例,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对于领导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经销商需要具有一定领导力的高层管理者来带领企业走向成功。然而,目前汽车经销商在领导力培训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开展有效的领导力培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反映出特定行业对领导力课程的需求,通过开设领导力课程,可以探究有效的领导力培训模式,提高特定行业高层管理者的领导力水平。
六、领导力课程目标的需求导向
领导力课程有着明确的目标需求导向。从课程目标来看,包括塑造先时而变的学习力、培养远见卓识的决断力、练就令行禁止的推行力、构建优化资源的组织力、学习带队育人的教导力、造就不令而行的影响力等。这些目标都是为了让领导者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个人目标、团队目标和组织目标。例如,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促进员工和经理间“一对一”的伙伴式沟通,建立共同的语言和行动准则,增强改善个人和组织绩效的愿望,并付诸具体行动,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降低员工流失率和旷工率,提高员工保留率,全方位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团队士气。
综上所述,无论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困境、外部的竞争压力,还是教育领域的改革需求、领导力理论的发展以及特定行业的实际需求和课程目标的导向,都构成了领导力课程开课的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