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基础层级:职位领导力
在众多关于领导力层级的阐述中,职位领导力往往被视为最基础的一层。这一层次的领导力主要依赖于组织赋予的职位权力。例如,在一个公司中,当某人被任命为部门经理时,他就拥有了一定的奖惩权,下属基于这种权力结构不得不听从他的安排。这种职位带来的领导力看似直接有效,成本也相对较小。然而,它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如果管理者仅仅依靠职位权力来管理,一旦强制措施执行有所松动,或者领导方向出现偏差,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比如,下属可能仅仅是为了保住饭碗而工作,而不是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成为更有价值的员工。很多新晋管理者容易停留在这一层级,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位本身并不能真正造就领导者,只是给予了一个领导的机会。真正优秀的领导者不应满足于此,而要努力向更高层级发展。
二、中级层级:认同领导力与业绩领导力
- 认同领导力
- 认同领导力是领导力层级中的重要一环。这一层次的领导力主要基于领导者对人际关系的把握。在这个层面上,人们追随领导者是因为他们从内心愿意这么做,而不是被迫服从。
- 要达到这一层次,领导者需要改变管理方式。不能再依靠职位强迫别人,例如,用“我们一起”的态度代替命令的口吻。同时,要学会授权,因为领导者不可能无所不知,通过授权让有能力的下属发挥价值。此外,管理者还要走到员工中去,了解下属,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愿景。当领导者能够做到这些时,就能够与下属建立良好的互动和信任关系,下属会因为认可领导者这个人而追随他。
- 业绩领导力
- 业绩领导力在组织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个层级,人们追随领导者是因为他对整个组织做出的业绩。领导者除了具备个人的专业水平之外,还需要带领团队打胜仗。
- 例如在企业竞争中,一个能带领团队不断创造高业绩的领导者,会赢得下属的尊重和追随。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待在一个胜利的团队中,而不是充满挫败感的团队。这就要求领导者具备创造价值的专业能力,并且保持持之以恒的学习状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带领出高水准的团队,形成良性循环。
三、高级层级:育人领导力与巅峰领导力
- 育人领导力
- 育人领导力是领导力的较高层级。在这一层级,领导者的关注点在于培养人才。人们追随这样的领导者是因为他对下属的付出。
- 伟大的领导者会充分运用自身的职位权力、人脉关系与专业能力,将下属培养成为新的领导者。这意味着领导者要实现从业绩产生者到培养者的转变,因为在任何组织中,人都是最宝贵的财富。例如,一些优秀的企业领导者会为下属提供各种培训机会、职业发展规划等,帮助他们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 巅峰领导力
- 巅峰领导力是领导力的最高层级,也被称为情感影响力。在这一层次,领导者通过前几个层级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属的习惯,并使下属对其产生情感上的依赖。
- 这一层次的领导者往往能够超越自身的职位、组织甚至所从事的行业,用领导力为自己赢得无上的口碑与声誉。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培养育人层级的领导者,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影响力。
四、自我领导:领导力的内在基石
除了上述基于组织和人际等方面的领导力层级外,自我领导也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自我领导,就是以身作则。这是成为真正领导者的首要条件。如果管理者自己做不到却要求下属做到,是难以服众的。例如,要求下属不要迟到,自己却经常迟到;要求下属工作有效率,自己却不能管理好时间、做到深度思考。而当管理者能够以身作则,做到“跟我上”而不是“你给我上”,在创新业务等方面冲在前面,其作风和为人得到别人认可时,才能让下属相信并追随,进而发挥更大的领导力。
综上所述,领导力包含多个层级,从基础的职位领导力,到中级的认同领导力和业绩领导力,再到高级的育人领导力和巅峰领导力,以及贯穿其中的自我领导,每个层级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重要性,领导者应不断提升自己在各个层级的能力,以实现更有效的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