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中的沟通视窗
沟通视窗四象限是领导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涵盖了公开象限、隐私象限、盲点象限和潜能象限。公开象限是自己知道且别人也知道的部分,公开象限大的人容易获得信任。例如在企业中,那些经常与员工分享自己的工作理念、成长经历等信息的领导,往往更容易得到员工的信任,因为员工对他们“知根知底”。隐私象限则是自己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这里面可能包含着一些我们不愿说、不好意思说或者是忘记说的事。在沟通中,我们要避免“知识的诅咒”,也就是自己以为很清楚但别人却不理解的情况。
盲点象限是自己不知道但别人知道的部分,我们要尽量缩小这个象限。当受到批评时,我们应该思考这是否是自己的一个盲点。比如在工作中,员工可能会发现领导在某个决策上存在不足,但领导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时候领导就应该从员工的反馈中去发现自己的盲点,从而不断完善自己。潜能象限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这是蕴含着我们一生潜力的最大象限。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能发掘出自己做励志演讲的优势,这就是对潜能象限的挖掘,当我们去探索这些未知的潜力时,我们就能不断成长。
二、领导力与员工关系的处理
在领导力中,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至关重要。首先要明确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很多领导者陷入“执行力”的迷思,只想着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却忽略了自身领导力的提升才是关键。日本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领导给员工交代工作任务时交代五遍。第一遍交代清楚事项,这是让员工知道要做什么;第二遍要求员工复述,确保员工听到了正确的信息;第三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让员工明白为什么要做;第四遍做应急预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五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这不仅能让员工更深入地理解工作,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管理者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避免亲力亲为。管理就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要戒掉“做什么都比手下人强”的管理思维。管理者的使命是培养员工,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而不是把员工的工作都揽到自己身上。同时,要学会授权,别怕员工犯错,给员工试错空间才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管理者有三大角色,下层执行的初级管理者核心任务是完成任务,取得信任;中层管理的中级管理者既要能解决问题,又要能营造氛围;高层管理的高级管理者主要职责是营造氛围,借助其他人达成目标。优秀的管理者都是营造氛围的高手,其核心原理是调动员工的工作意愿,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方法就是关注员工内心需求,打动员工,让员工真正融入团队。
三、领导力中的目标设定与管理理念
在领导力的范畴内,目标设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明确的目标能够为团队的发展指明方向。管理者需要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可检验的小目标,就像西方大企业如可口可乐、宝洁那样,把工作拆分成可以完成并检验的步骤。这样员工接受训练后按照步骤行事,能够有条不紊地工作,提高效率。这种将工作步骤工具化的做法是可复制的,能够轻松传递给下一个人,实现领导力的永续发展,也能避免员工流失带来的巨大损失。
从管理理念上来说,每个人都可以具备领导力,“复制”的关键在于工具化。掌握了领导力工具,就能实现领导力的自我发展。例如在一个企业中,即使某个高管离开,因为有新的员工可以及时补上,并且通过工具化的领导力培训能够快速适应岗位,保证领导力的环节不断、不乱。这体现了领导力工具化的重要性,它打破了对特定人员领导力的依赖,让领导力能够在组织中持续传承和发展。
四、领导力在企业中的综合体现
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领导力体现在各个方面。从团队建设来看,管理者通过明确的角色定位、合理的授权以及对员工关系的妥善处理,能够打造出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例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初级管理者负责具体任务的执行,确保任务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取得上级和团队成员的信任;中级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协调各方资源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又要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让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高级管理者则从宏观层面营造整个企业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借助全体员工的力量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角度看,领导力的工具化和可复制性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地培训和传承领导力工具,让更多的员工具备领导力素质,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通过运用沟通视窗的原理,管理者可以不断优化与员工的沟通效果,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进一步推动企业向着目标不断前进。
总之,可复制的领导力第21讲所涵盖的内容从多个维度阐述了领导力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内涵以及实践方法,无论是对于管理者自身的成长还是企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