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本质与可复制性
领导力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尤其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常常被视为一种天赋或者是需要长时间管理实践才能获得的能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可复制的领导力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领导力并非是一种神秘的、无法捉摸的“感觉”,它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
以可口可乐、宝洁等大型企业为例,这些企业讲究工具化。它们把工作拆分成一个个可以完成并且能够检验的步骤,员工接受相应的训练后按照步骤进行工作。这种工具化的模式使得员工效率提高,领导的领导效果也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这种“工具”具有可复制性,能够轻松地传递给其他人,从而实现领导力的永续发展。这就像一个良性循环,不仅提升了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还能避免因员工流失带来的巨大损失。当企业掌握了领导力工具,实现了领导力的自我发展,就不会因为某个高管的离开而导致业务停滞不前,新的员工可以及时补上,保证领导力环节的连贯性。
二、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管理和领导有着本质的区别。管理的核心驱动是“怕”,而“领导”的核心驱动力是尊敬和信任。在企业中,管理往往侧重于对员工进行严格的约束,通过规章制度等方式确保员工按照要求完成工作。而领导则是通过建立信任、建立团队、建立系统和建立文化等方式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例如,提升领导力的四重修炼包括建立信任。这需要管理者在保质保量完成工作赢得领导信任的同时,在工作中与同事友好相处赢得同事信任,并且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信任。建立团队则要求管理者学会放手,让团队成员自我成长,即使开始时会出现一些损失或者错误也要容忍。在建立系统方面,管理者要制定标准,让团队按照标准作业。建立文化是在精神层面将员工凝聚在一起,一旦建立,对团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沟通视窗在领导力中的应用
沟通视窗包含四个象限,分别是隐私象限、盲点象限、潜能象限和公开象限。隐私象限是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部分,内部又分为三层,最深处是不可告人的秘密,往上是不好意思开口但知道的事情,再往上是忘了说的秘密,这也就是“知识的诅咒”。在营销领域,这种“知识的诅咒”很常见,比如舒立兹啤酒的案例,老板对纯氧吹制工艺习以为常,而广告人霍普金斯却能将其作为卖点。
盲点象限是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来消除。潜能象限是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部分,代表着个人巨大的潜力,值得去挖掘。这四个象限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管理者如果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沟通视窗,就能更好地与员工沟通,提升领导力。
四、管理者的角色与领导力技术
管理者在企业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从传统的监督者逐渐向引导者、激励者转变。在领导力技术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例如日本企业的做法,领导给员工交代工作任务时,一般需要交代五遍。第一遍交代清楚事项;第二遍要求员工复述;第三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第四遍做应急预案;第五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这样的流程可以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做事的目的和方法,减少后续失误的可能。
同时,管理者在汇报工作方面也有一定的技巧。对于时间跨度较短的工作,要明确什么时候完成就什么时候汇报,汇报的内容应是阶段性的结果和重点,并且要带着预见性汇报。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工作,要坚持每天汇报,让领导了解进展。在遇到工作困境时,汇报的时候要提出一些建议供老板参考,并且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
在用人方面,管理者要学会选择新人、培养干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有良好的用人价值观,放得下面子给下属布置工作,并且要做一个表扬人的高手,善于激励员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力,带领团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