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复制领导力的内涵
在当今的企业管理和各类组织关系中,可复制领导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传统观念里,领导力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天赋,是少数人所具备的特殊能力,东方文化中这种观念尤为明显。然而,现代的观点认为,领导力是可以复制的,就像西方企业所践行的那样。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工具化”,即将领导力转化为一系列可操作、可传授的工具。
例如可口可乐、宝洁等大企业,通过将工作进行细致拆分,形成可以完成并检验的步骤,员工经过训练后按照这些步骤开展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员工效率大幅提高,领导的领导效果也显著提升。而且这种工具化的领导力具有可复制性,能够轻松传递给其他人,从而实现领导力的永续发展。这在应对员工流失问题时体现出巨大优势,即便有高管离开,新员工也能及时补上,保证领导力环节的连贯性。
二、员工执行力与领导领导力的关系
很多领导者常常陷入提升员工执行力的迷思中,却忽略了员工的执行力其实等于领导的领导力这一关键关系。只有领导提升了自身的领导力,才有可能带来员工在执行层面的高效表现。日本企业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在领导给员工交代工作任务时,一般会进行五遍的交流。
第一遍,领导交代清楚事项,这是工作任务传达的基础,让员工对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遍,要求员工复述,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员工准确接收到信息,避免因理解偏差而产生的错误。第三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当员工了解工作的目的后,会更有方向感和主动性。第四遍,做应急预案,提前考虑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方案,能够减少后续失误的可能。第五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这不仅能激发员工的思考能力,还能让员工从更全面的角度看待工作任务,同时也让领导了解员工的想法。经过这样的流程,可以有效避免“重做”这一企业最大的非必要成本。
三、可复制领导力的五步具体内容
- 同频同步骤同目标
- 在布置任务时,要做到和下属同频同步骤同目标。这需要让对方能够清楚地知道你让他做的目标和截止日期,并且做出承诺。例如在一个项目任务分配中,领导明确告知员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在某个特定日期前完成产品的某个功能模块开发,员工明确表示理解并承诺会按时完成。
- 接着要让当事人复述他所要做的工作和目标,达到承诺和一致。这一步骤是对信息接收准确性的再次确认,员工通过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任务内容,领导可以及时纠正可能存在的理解偏差。
- 还要让当事人知道他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比如在产品开发任务中,让员工明白这个功能模块的开发对整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用户体验等方面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 让当事人做好遇到困难时的应急预案。比如在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技术难题、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前规划好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 最后让当事人换位思考,站在领导的角度去考虑和处理问题,提升他的领导力要求。这有助于员工从更宏观的层面理解任务,培养员工的全局观和潜在的领导能力。
- 任务的准确传达与理解
- 首先是讲清楚具体事项。无论是简单的日常工作任务还是复杂的项目任务,清晰准确地传达任务内容是关键。例如在组织一场活动时,领导要详细说明活动的主题、规模、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
- 让员工原封不动地复述事项。这就像一个信息传递的检验环节,确保员工听到的和领导表达的内容一致。
- 和员工讨论该事项的目的。以活动组织为例,领导和员工讨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推广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还是加强客户关系维护等。
- 交流并作出该事项的预案。在活动组织中,可能会遇到天气变化、嘉宾缺席等情况,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 让员工围绕该事项阐明自身观点。员工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提出活动宣传的新创意、嘉宾安排的新建议等。
四、可复制领导力五步的应用范围
可复制领导力的这五步并不仅仅适用于企业员工和领导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关系的各个层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亲子关系中,家长可以运用这五步来引导孩子完成某项任务,比如孩子要完成家庭作业,家长按照这五步与孩子沟通,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作业的要求、目的,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师生关系中,老师通过这五步布置学习任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可复制领导力五步对组织和个人的意义
对于组织而言,可复制领导力的五步有助于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准确的任务传达、员工的深入理解和积极参与,能够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重复劳动,提升组织的竞争力。从个人角度来看,领导者可以通过这五步更好地管理团队,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员工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执行力、思考能力和潜在的领导能力,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这五步为组织和个人在现代复杂的管理和发展环境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