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召力的内涵
感召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感化并召唤,激发他人的理想,从而让对方自愿采取行动。它的原因是理想,出发点是不断地印证,主要表现是启发。感召不是命令更不是说服,它首先要拥有自己的理想,坚固自己的理想,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去印证自己的理想,才会启发他人。例如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是优秀的感召者。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为政以德,譬似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表明政治借助人心,犹如北斗之星,其地位通过其他星辰烘托维系,孔子一生都在用心感召他人,传播自己的思想理念。
在现代的企业等组织环境中,感召也有着独特的内涵。它是一种不依靠物质刺激或强迫,而全凭人格和信仰的力量去领导和鼓舞人的能力。一个有感召力的领袖没有可供他支配的、组织起来的“机器”,他的权力不是通过制度化的程序而获得,他通过说服的方法来使人们遵循他的教训并保证他们的效忠。感召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高度的自信;具有代表一个群体、组织、民族、国家或全人类的伦理价值观和臻于完善的修养;具有超越常人的智慧和丰富曲折的阅历;不满足于现状,乐于挑战,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激情。
二、感召力与其他领导力要素的关系
九大领导力包含激情、承诺、负责任、共赢、感召、欣赏、信任、付出、可能性这九个方面,每个要素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领导力体系,感召力也不例外。
激情是一种生活态度,是精彩人生的原动力。当一个领导者充满激情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时,这种激情会感染他人,从而在感召他人时更具说服力。例如,一个充满激情的创业者在讲述自己的创业梦想时,会更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鸣,激发他们参与其中的热情。
承诺的实质是自律,是人与社会与他人交往之本。一个有承诺的领导者,他的诚信会让他在感召他人时更有可信度。因为别人相信他的承诺是基于他的诚信,这样他在向他人传达自己的理想并感召他人共同努力时,更容易被接受。
负责任是一种对待事物或者生命的心态。当领导者主动承担责任,成为事件的主体和领导者时,他的责任感会让他的感召力更具深度。因为他的行为会影响事件的进展,人们看到他的责任心,会更愿意追随他的感召。
欣赏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展现对别人的肯定。领导者对他人的欣赏可以激发出他人的内在力量,这也有助于感召力的提升。当人们感受到被欣赏时,会更愿意响应领导者的感召。
信任、付出、共赢和可能性等要素也与感召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任他人的领导者在感召他人时更容易被信任;愿意付出的领导者在感召他人共同奋斗时更有说服力;追求共赢的领导者会让被感召者看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而对可能性的积极探索会让领导者的感召充满希望和活力。
三、感召力在团队和组织中的重要性
在团队和组织中,感召力是引发群体活动的重要力量。一个有感召力的领导者能够吸引和凝聚团队成员,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在创业过程中,感召力可以帮助创业者吸引志同道合的伙伴。例如,当创业者有着清晰而伟大的创业理想,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印证这个理想时,他就能感召到那些相信这个理想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的人加入团队。这些被感召的成员会因为共同的理想而自愿付出努力,而不是仅仅为了物质利益。
在组建小团队时,感召力可以让领导者更好地团结成员,使团队成员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领导者通过感召,让成员们理解团队的目标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的决心。
对于成为优秀团队领导人来说,感召力更是不可或缺的。优秀的团队领导人能够通过感召,不断提升团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他们能够启发团队成员的潜力,让成员们看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团队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具有感召力的领导者能够带领企业在这种环境中脱颖而出。他们可以感召员工积极适应变化,勇于创新,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战略而努力。比如任正非在华为的领导力建设中,他亲自挂帅,通过自己的领导魅力和感召力,建立了军团建制并取得成功,不但多打了“粮食”,还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与团队,使整个公司的业务能力以及市场领导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这种感召力还渗透到其他行业,像中国联通在了解华为的军团建设后,也立即提出采取军团制。
总之,感召力在九大领导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与其他领导力要素相互配合,在团队和组织的发展、在应对复杂的商业环境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