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的重要意义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后,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更加凸显。从脱贫攻坚战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党组织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这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的重要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效果。如果基层党组织领导力不足,党的政策在基层就难以有效推行,党的根基就会动摇。
二、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缺乏前瞻性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开展党建工作时缺乏灵活自主性。他们对形势和问题的分析缺乏前瞻性,在领导过程中没有创新意识。这就导致党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缺乏新意,无法吸引基层人员的参与热情。例如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党建活动多年来形式单一,只是简单的开会传达文件,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党员群众的需求进行创新。
(二)民主集中制发挥不到位
在基层党支部中,民主集中制存在“民主不够、集中失真、结合不好”的问题。有些基层党支部嫌麻烦不愿民主,认为琐碎事情无需发扬民主;有些党支部书记有私心不想民主,把集体决定变成个人决定;还有些党支部书记比较霸道,导致其他委员怕得罪人不敢说话,不敢担当。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领导力的发挥。
(三)党建形式受限活力不足
基层党建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资源有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使得党建工作难以开展创新形式,基层支部活力不足。比如一些偏远地区的基层党组织,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无法开展多样化的党建活动。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的策略
(一)配强支部书记,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毛泽东主席曾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支书。”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是支部建设的关键。要以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一好双强”为标准选拔党组织委员,建立科学的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党支部书记自身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工作水平与能力,管理好党支部,教育好党员,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带头模范作用。
(二)强化责任担当,发挥民主集中制
基层党支部委员要强化责任担当,克服不愿民主、不想民主、不敢民主的问题。要认识到民主集中制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将党的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有效贯彻落实。例如通过加强对党支部委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和执行能力,同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实施。
(三)创新党建形式,增强基层支部活力
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党员群众的需求,创新党建形式。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党建活动,如线上党课、线上党员交流平台等。也可以与当地的文化、旅游等资源相结合,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党建活动。例如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开展红色文化传承等党建活动,既丰富了党建形式,又增强了基层支部的活力。
(四)注重素质提升,提高整体能力
提升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整体素质是提高领导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能力培训,使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例如定期组织党员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
基层建设中提升党建领导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从而推动基层工作不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