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辛格对领导力的基本认知
基辛格认为,在任何社会,无论政治制度如何,都处于从往昔向未来愿景的过渡之中。在这个过程里,领导力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各个机构,像国家、宗教、军队、公司、学校等,都需要领导力来引导人们走向从未到达过的高度。如果缺乏领导力,机构就会迷失方向,国家可能会变得无足轻重,甚至走向灾难。领导力的重要性体现在诸多方面,例如做出决策、赢得信任、履行承诺以及指出前行的道路等。
领导人在思考和行动时处于两条轴线的交叉点。一条轴线连接过去与未来,另一条连接长期价值观与民众的渴望。这意味着领导人要兼顾历史经验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要平衡价值观与民众需求。首先,领导人面临的挑战是分析形势,这需要根据本国社会的历史、风俗和能力做出现实的评判。然后,要在自己的经验知识和对未来的直觉之间找到平衡,凭借对未来方向直觉性的把握来确立目标并制定战略。
二、领导力在激励全社会中的体现
领导人若想让战略激励全社会,就要承担起教育者的任务。这包括宣讲目标,平复民众的疑虑,动员民众支持。虽然国家拥有武力垄断权,但依靠胁迫是领导力不足的表现。杰出的领导人能够激起民众追随的愿望。例如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领导者,他们凭借自身的魅力和智慧,让民众自愿跟随他们的脚步前行。
同时,领导人还必须启发自己的班子理解自己的思想,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一个充满活力的班子是领导人内心活力的外在表现,二者相辅相成。这个班子能够在领导人前进的道路上提供支持,减轻决策的困难。
三、从基辛格研究对象看领导力的特质
基辛格在他的研究中选取了二战后的六位世界级政治领导人,如阿登纳、戴高乐、尼克松、萨达特、李光耀和撒切尔夫人。这些领导人都有着独特的领导力特质。
阿登纳的任务是让德国在经济和道德破产的情况下重返国际社会,他采用的是谦卑战略。这体现了他在领导过程中对国家现实状况的深刻认知,以及在国际舞台上低调而务实的态度。戴高乐的任务是复兴法国的地位,他奉行意志战略,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决心。尼克松时代,美国希望减轻负担同时争取地缘政治优势,他运用均衡战略,这需要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把握平衡的能力。
萨达特上任时,埃及处于长期战争状态,他采用超越战略实现和平,这表明他有突破常规思维的勇气和智慧。李光耀执政新加坡时,新加坡看似没有前景,但他凭借卓越战略打破了统计学预测,让新加坡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就,这体现了他的高瞻远瞩和独特的领导眼光。撒切尔夫人任职首相时,英国前景黯淡,她对经济变革方案有明确主张,恢复了英国人民的自信,这显示出她果断决策和引领变革的能力。
这些领导人的例子说明,优秀的领导人不仅能顺应社会惯例来操纵环境达成目的,还能在原有制度不适宜时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并付诸行动。他们在不同的国家面临不同的困境时,都能凭借自身的领导力带领国家走向更好的未来,这也是基辛格研究他们领导力的意义所在。
四、领导力的可习得性与时代需求
提到领导力,很多人会认为是天生的,那些富有个人魅力的领导者似乎是与生俱来就具备吸引众人跟随的能力。但也有观点认为,领导力就像运动员训练肌肉一样,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并在实践中磨炼习得。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时代,如基辛格所担忧的,世界局势充满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矛盾、经济危机等多种问题叠加。过去一年,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全球经济下行等因素让世界进入新的复杂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智慧的领导力来带领全球走出困境。然而,这种卓越的领导力人物似乎越来越稀缺。但从基辛格对领导力的研究来看,无论是从他对领导力的理论阐述,还是对那些杰出领导人的案例分析,都可以为当代人提供借鉴。无论是个人想要提升领导力,还是社会希望培养更多有领导力的人才,都可以从基辛格的思想中汲取营养,学习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分析形势、确立目标、激励团队以及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等,以应对时代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