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享领导力的概念与发展背景
共享领导力是一种组织内部不同成员在不同程度上共同参与决策、分担责任、协同工作的过程。在传统领导力研究中,过于强调“以领导者为中心”,虽然有向“以追随者为中心”转变的观点,但仍忽略了领导过程的群体性特征。随着技术、市场和社会等变革的持续推进,组织管理实践呈现出新特征,共享领导力研究应运而生。
从领导理论发展历程来看,从领导理论诞生起,很长时间内研究视角狭隘地聚焦于领导者个体。这种研究取向虽有助于深化对领导者个体素质的研究,但也助长了领导力和领导权的专属性倾向,容易产生独断、专权等领导误区。而在当今知识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人人都是领导者”从口号逐渐走向实践模式,反映了社会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权力的世俗化进程。
二、公共组织中的共享领导力形式
在公共组织中,共享领导力在形式上表现为两种分权。
- 政府向市场放权
- 政府向市场放权是共享领导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市场有着自身的规律和活力。例如,在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不再过度干预企业的具体经营决策,而是通过制定宏观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等方式来发挥作用。比如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初期,政府放宽了市场准入门槛,让众多创新型企业能够进入市场竞争。这使得市场中的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市场需求等因素自主决策,如阿里巴巴等企业能够在电商领域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从早期的B2B电商发展到如今涵盖多种业务的庞大商业帝国。这种政府向市场放权的形式,让市场中的各类主体能够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决策过程中,分担了经济发展的责任,体现了共享领导力。
- 政府向市场放权还体现在资源配置方面。传统上政府可能直接控制大量资源的分配,但现在更多地是让市场机制来决定资源的流向。例如在能源领域,政府逐步放开部分能源的价格管制,让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价格,企业根据价格信号来调整生产和投资决策。这既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也让市场中的企业和相关主体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共同参与到资源配置的决策过程中。
- 政府向社会放权
- 在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政府向社会放权也是共享领导力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社区等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政府开始将一些社会服务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例如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社会组织来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可以根据社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如组织老年人文化活动、提供上门护理等服务。这一过程中,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服务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分担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责任。
- 在环保领域,政府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和保护。公众可以通过举报污染行为、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等方式参与到环保决策过程中。例如一些地方的民间环保组织,他们通过调研、宣传等活动,推动当地政府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政策,在环境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体现了政府向社会放权下的共享领导力。
三、国际事务中的共享领导力形式 - 全球治理
在国际事务中,共享领导力体现为全球治理。
- 全球治理的内涵
- 全球治理是指在没有世界政府的情况下,国际社会通过各种国际组织、多边协议等方式来共同管理全球性事务。例如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通过这些机制共同参与到气候变化的应对决策中。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资源状况等因素,承担不同的责任,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逐步调整能源结构等。
- 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方面,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协调各国的防控措施。各国在信息共享、医疗物资调配、防控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例如在新冠疫情(改写为2025年疫情情况假设)期间,各国虽然面临不同的疫情形势,但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研究病毒特性、分享防控经验、调配医疗资源等,体现了全球治理中的共享领导力。
- 全球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参与
- 在全球治理中,除了国家之外,非政府组织、跨国企业等多元主体也参与其中。非政府组织在人权保护、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国际红十字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医疗救援、人道援助等工作,他们在灾难救援的决策过程中,与当地政府、国际组织等进行合作,共同确定救援方案。跨国企业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也有一定的话语权。例如一些大型跨国科技企业,在数字经济规则制定、全球网络安全等方面,通过行业协会等形式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进行对话,参与相关决策过程,体现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全球治理的共享领导力。
四、共享领导力两种形式的意义与价值
- 提高决策质量
- 在公共组织中,无论是政府向市场或社会放权的形式,还是在国际事务中的全球治理形式,都能够汇聚更多的智慧和信息。以政府向市场放权为例,企业等市场主体在经济决策方面具有更专业的知识和市场敏感度。当他们参与到经济发展决策过程中时,能够提供更多关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趋势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全球治理中,不同国家、非政府组织和跨国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全球性问题,如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发展中国家能够提供关于发展需求与减排平衡的观点,而发达国家可以分享其在清洁能源技术研发方面的经验,这些不同的观点和经验有助于制定更全面、有效的应对策略。
- 增强组织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 在公共组织内部,政府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后,市场和社会主体的活力被激发。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不断进行创新,社会组织为了更好地提供社会服务也会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例如在科技领域,政府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在国际事务中,全球治理的共享领导力模式促使各国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不断调整自身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如在国际贸易规则的演变过程中,各国通过协商和合作,不断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推动全球贸易向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 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 在公共组织的共享领导力形式下,政府向社会放权让更多的社会群体能够参与到社会事务管理中。例如弱势群体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能够更好地表达自身的需求,争取更多的权益。在全球治理中,共享领导力有助于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通过国际合作,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如在全球扶贫合作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制定扶贫计划,分享扶贫经验,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公平发展,减少贫困差距,进而推动全球社会的和谐发展。
共享领导力的这两种形式,无论是在公共组织内部还是在国际事务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推动社会、经济和全球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