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学科领导力的内涵
(一)领导力的一般概念
在探讨工程学科领导力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领导力的基本概念。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领导职位并不等同于领导力。职位只是给予在这个职位上的人一定支配资源的权力来完成任务,但权力之外的领导艺术或魅力才是吸引他人追随,以达成更高目标的关键因素。这种魅力源于具备聆听并接纳他人意见的能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在中国传统观念里,领导往往被视为管人或者控制他人,一旦失去领导职位就会“人走茶凉”,这种将权力等同于领导力的观念,限制了人们对领导力的正确认知。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在《领导力》一书中指出:“领导力就是动员大家为了共同愿景努力奋斗艺术,是普通人也能适用、把他们自己与其他人最好状态发挥出来一个过程。”中国工程院前院长徐匡迪院士也认为:“领导力是综合素质与能力体现,就是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贡献,就是创造一种氛围,推动人们努力取得成功。”
(二)工程学科领导力的特殊内涵
工程学科领导力是在工程领域中的领导力体现。它是指在工程相关的场合或群体中,利用自身或管辖范围内各种资源,引领与激励他人,实现共同的工程目标与愿望的一种能力与影响力。工程学科领导力首先是一种能力,这是一种对工程相关任务进行驾驭规律、方法及艺术把握及运用,以完成工程任务或实现工程目标的能力,与工程中的领导职位、领导机构密切相关,并主要表现为工程团队的执行力。例如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工程领导者需要协调各方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合理安排工程进度,解决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等。
二、工程学科领导力的重要性
(一)应对工程中的多元挑战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工程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工程师要在技术、经济、环境、伦理冲突时能够进行控制与协调。例如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工程领导者需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考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遵循相关的伦理道德规范,并且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这就需要工程领导者具备较强的工程学科领导力,能够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合理决策。
(二)跨文化工程团队合作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工程团队往往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组成。工程师要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团队中和谐工作,工程学科领导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良好领导力的工程领导者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成员的价值观和工作方式,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三)与公共政策和产业管理的互动
工程师的行动需要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产业的管理相互作用。工程领导者需要了解公共政策的导向,使工程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他们也要与产业管理部门密切合作,推动工程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例如在新能源工程领域,工程领导者需要关注国家的能源政策,积极参与产业规划和管理,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三、工程学科领导力培养的国际案例
(一)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领导力培养计划
MIT在工程教育中对工程领导力有着独特的定义:“为满足顾客和社会需要,在新的技术发明的基础上,对产品、工艺、项目、材料、分子、软件与系统进行创新、设计并实施的能力。”MIT的工程领导力培养计划注重确定作为一个领导者所应具有的标准特质,让学生学习并努力模仿这些特质,以达到相应的能力。该计划通过一系列课程设置、实践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领导力。例如,学生在参与实际的工程项目过程中,需要担任不同的领导角色,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莫纳什大学的工程领导力培养
莫纳什大学在工程领导力培养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学校注重在课程中融入领导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项目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工程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领导力。此外,莫纳什大学还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锻炼自己的领导力,了解工程行业的实际需求。
四、我国工程学科领导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一)现状
我国在工程学科领导力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跨学科、重实训、融科产、国际化等方面有了不少提升。然而,我国在工程领导力培养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工程技术知识的传授,对领导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工程领导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还不够完善;工程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等。
(二)对策
1. 完善课程体系
在工程专业课程中增加领导力相关的课程,如工程管理、团队协作、沟通技巧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项目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实践教学
增加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锻炼自己的领导力。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在实践中学习如何领导团队、解决工程问题等。
3. 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需要转变传统的工程教育观念,认识到工程学科领导力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意识和能力,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领导力相关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工程学科领导力在现代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的培养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工程学科领导力的培养体系,我国将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工程学科领导力的优秀人才,满足工程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