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领导力的概念溯源
工程领导力这一概念是在领导力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国外来看,“戈登 - MIT工程领袖计划”提出工程领导力是指为了适应顾客与社会需求,在技术发明支持下,针对新产品、新流程、新项目、新材料、新模型、新软件与新系统,进行观念创新、设计创新、生产创新的技术领导力。IEEE前领导人Shaw与部分学者也有相关定义。在国内,浙江大学以卓越工程师素质发展中心为依托提出工程领导力是与工程与领导力相关复杂能力,可以定义为在工程实践过程中,领导者团结与带领团队共同完成组织目标所应具备价值观、知识与能力总和。
从工程领导力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已经有了工程领导力教育的理念雏形。1984年,美国工程院工程教育戈登奖的出资人伯纳德米·戈登在欧洲工程教育学会年会上指出,一个真正的工程师应该是一个资源团队的领导者,并且阐述了成功领导需要具备的特质。2004年美国工程院(NAE)与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共同发表的报告明确提出工程师必须理解领导力的原理并且能够在个人职业发展中不断实践。随后,麻省理工学院在2007年开始实施工程领导力项目。21世纪初期,美国高校率先开展工程领导力教育,如今欧美国家高校已经形成规模化的工程领导力教育体系,中国部分研究型大学也在2010年以来开始工程领导力教育试点工作。
二、工程领导力与领导力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工程领导力本质上也是一种领导力,它包含了领导力的基本要素。领导力是一种在某种场合或群体中,利用自身或管辖范围内各种资源,引领和激励他人,实现共同目标和愿望的能力和影响力。工程领导力也是要在工程相关的领域和团队中,实现工程目标的能力。例如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工程领导者同样需要像一般领导者那样去激励团队成员,协调资源等。
(二)区别
工程领导力具有“工程”与“领导力”两个维度,内涵与外延更加丰富。领导力的概念更为宽泛,适用于各种组织和场景。而工程领导力是在工程领域的特殊领导力,它强调工程元素,更注重工程过程与创新,把领导力元素嵌入工程教育与实践各个环节。比如在工程领导力中,需要领导者对工程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在技术发明的基础上对工程产品、工艺等进行创新、设计并实施,这是一般领导力概念所不特别强调的。
三、工程领导力的重要性
(一)适应工程行业发展需求
随着全球工业日益增加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工程领导力成为创新型工程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现代工程涉及到众多技术、经济、环境、伦理等方面的因素,工程师需要在这些冲突时能够进行控制与协调。例如在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不仅要考虑工程技术的可行性,还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项目的经济效益等,这就需要工程领导者具备综合协调这些因素的能力。
(二)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
在工程领域,团队协作至关重要。工程师要在不同背景的团队中和谐工作,工程领导力能够帮助领导者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团队。一个具备工程领导力的人可以提高项目规划管理的组织领导技能,合理分配任务,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三)对企业和组织的影响
工程师随着职位的上升,会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对企业和组织的管理、经营和发展方向产生更多的影响。普通工程师关心业务方面的细节,而高级工程师更关注商业安全性和项目的满意度。具备工程领导力的工程师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从企业和组织的整体利益出发,做出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决策。
四、工程领导力的特质与培养
(一)工程领导力的特质
经过广泛研究,工程领导力具有一些特质。从能力方面来看,包括创新能力,能够在工程领域提出新的概念、设计等;还包括协调能力,协调工程中各种资源、人员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素质方面来看,需要具备工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工程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同时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等。
(二)工程领导力的培养
在高等教育中,为了发展学生的工程领导力,确定了一些培养目标。例如提高学生的口头与书面交流能力,使学生能清晰而且自信地介绍、讨论和概括主题,能以书面形式整理和总结专业信息,完成简单的商业计划书。教育工作者不应局限于现有的工程课程设置框架,而应具备敏锐的商业触觉,确定新的培养目标、计划和方案。美国一些高校已经开展了工程领导力教育计划,中国部分研究型大学也开始了试点工作,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项目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工程领导力。
工程领导力是一个融合了工程与领导力多方面要素的概念,它在现代工程领域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不断地探索其特质和培养方式,能够为工程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领军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