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境领导力理论基础
情境领导力理论是由Paul Hersey和Ken Blanchard提出的。其核心是领导者要依据不同的情境以及下属的成熟度来调整自身的领导风格。这里下属的成熟度是从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这两个维度去衡量的。该理论源于对员工发展阶段的认识,在企业等组织中,员工处于不同的准备度水平。
情境领导力理论中的领导风格主要分为四种。告知型领导风格,指导性行为多,支持性行为少,适用于员工能力低且意愿高的情况。例如新入职的员工,他们可能能力较低但意愿较高,渴望学习新知识和技能,领导者就需要给予较多的指导,明确告诉员工做什么、怎么做等具体步骤。推销型领导风格,指导性行为和支持性行为都较多,当员工能力中等且意愿时高时低时较为适用。参与型领导风格,支持性行为多而指导性行为少,适合员工能力较高但意愿不稳定的情形。授权型领导风格,指导性行为和支持性行为都少,针对员工能力高且意愿高的情况。这一理论强调没有一种领导风格是普遍适用的,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是随着组织环境以及个体的变化而改变的。
二、徐翔与情境领导力的可能关联
徐翔在金融领域的行为存在争议性结果,但从领导角度来看,在他的团队运作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情境。在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金融领域,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风险承受能力、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等都不尽相同。
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徐翔可能需要根据不同成员的特点以及市场的不同情况来调整领导方式。比如,对于刚进入团队、金融知识和经验不足但充满热情(能力低且意愿高)的成员,他可能采用告知型领导风格,给予较多的业务指导。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经验、能力中等且在面对不同市场情况时意愿波动(能力中等且意愿时高时低)的成员,可能采用推销型领导风格,既给予指导又提供支持。而对于经验丰富、能力高且在工作中表现出稳定积极态度(能力高且意愿高)的成员,或许采用授权型领导风格,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去开展工作。
三、情境领导力在实际中的广泛意义
(一)在项目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在一个项目团队中,成员的能力水平、工作经验、工作积极性等都存在差异,而且项目在不同阶段也面临不同的任务和挑战。在项目初期的规划阶段,可能需要领导者更多地进行引导和指示,这类似于告知型领导风格。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当团队成员逐渐熟悉任务时,领导者可能需要更多地采用支持和授权的风格,像参与型或授权型领导风格。如果领导者采用单一的领导风格,很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二)在企业管理中的普遍适用性
在充满激烈竞争、企业间并购重组频繁的时代,每个企业、每种产品的管理等都可能需要情境领导力的介入。不同的企业环境、不同的员工队伍,其面临的情境是多样的,这就要求领导者不能采用单一的领导风格。例如在管理工程团队时,情境领导力就被发现是适用于各种场景的框架。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易于理解和应用。
情境领导力是一种灵活应变的领导艺术,它关注的是领导行为与情境的匹配度,以及领导者是否能够依据情境变化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徐翔在其领导过程中或许体现了情境领导力的某些方面,这也提醒我们,无论是在何种领域的领导工作,都应重视情境领导力的运用,根据具体情境和团队成员的需求不断调整领导风格,以实现更好的领导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