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能定位方面的问题
乡镇职能定位在横向和纵向都存在诸多问题。从横向上看,乡镇党委和政府、人大的职能划分不清。乡镇党委作为领导和决策机构,镇党委书记全面主持工作,而政府侧重抓经济工作,但这种分工是非制度化的,乡镇政府基本没有独立于党委的权力。并且乡镇内部不同业务部门职能交叉,党的机构和政府机构在日常运作中浑然一体。从纵向上看,乡镇政府与县委、县政府以及各部委局室的职能划分和定位不准,与村社的职能划分也不清,常把村社当下级进行领导式的发号施令。这种职能定位的不明确,使得乡镇长在领导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自身的权力边界和工作重点。例如,在一些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党委和政府职能混淆,导致决策流程不顺畅,效率低下。同时,与上级和下级的职能混乱,也让乡镇长在执行政策和下达任务时缺乏明确的方向,容易出现工作的重复或者遗漏,影响整个乡镇的管理和发展。
二、机构设置方面的问题
乡镇机构设置不合理,数量众多且人满为患。过去所谓的“七站八所”如今远不止这个数目,不少乡镇部门少则30个,多则40余个。众多的部门从隶属和管理关系来看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乡镇政府的内部单位如各种“办公室”“站”等。过多的机构设置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机构臃肿导致行政成本增加,有限的资源被分散在各个部门,无法集中力量办大事。其次,部门之间的协调变得困难,乡镇长在领导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上,降低了工作效率。例如,在推动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的项目时,如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能会因为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职责不清等问题,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干部自身素质方面的问题
(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乡镇干部队伍中人员的文化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学历较低的干部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和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处理复杂的乡村事务时,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难以准确分析形势做出合理决策。例如在推广新农作物种植技术时,由于知识储备不足,无法有效向农民解释技术优势和操作方法,阻碍了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这也限制了乡镇长在领导过程中一些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因为下属干部的能力不足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决策。
(二)缺乏系统的培训
很多乡镇干部入职后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领导力培训。他们大多靠工作中的摸索积累经验,这种方式效率低且易形成不良工作习惯。与城市干部相比,乡镇干部培训机会更少,在领导力提升方面缺乏外部支持。比如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时,缺乏应急管理培训的乡镇干部无法迅速组织群众应对,致使灾害损失扩大。这也反映出乡镇长在领导工作中缺乏得力的、经过专业培训的干部团队支持,影响整个乡镇应对危机等情况的能力。
(三)工作压力与激励机制不匹配
乡镇干部工作任务繁重,面临上级任务指标、群众期望等压力。然而激励机制却未能与之匹配,这容易导致干部工作积极性受挫。在这种情况下,乡镇长在领导工作中可能会面临干部队伍士气不高、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例如在推动一些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时,如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如果干部缺乏足够的激励,就可能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影响工作的最终成果。
(四)年龄结构和主动学习性的问题
乡镇干部年龄结构固化,部分中青年干部缺乏基层实践锻炼,工作经验贫乏,控制力差。而且乡镇干部自身主动学习性较低,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乡镇发展需求时,不能及时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使得乡镇长在领导过程中难以依靠干部队伍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来推动乡镇的发展变革。
四、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
部分乡镇干部思想存在问题。一是缺乏从战略高度寻求长远发展的意识,往往按本乡镇习惯做法工作。二是思想不够解放,在经济发展大潮中,不少人残存着旧观念,在发展商品经济方面存在做表面工作的情况。三是部分中青年干部缺乏基层实践锻炼,工作经验贫乏,存在短期行为和“镀金”思想。这些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会影响乡镇长领导理念的贯彻实施。例如在推动乡镇企业创新发展时,如果干部思想保守,就难以接受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从而阻碍乡镇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五、工作态度方面的问题
一些乡镇干部存在工作上懒、业绩上平、管理上松等问题。工作上不积极主动争取,部分因为岗位稳定、政治地位相对高。工作量大且业务繁杂也导致部分干部产生懈怠心理。业绩上表现平平,缺乏进取精神。管理上相对松散,不受中央一级机关严格管辖,容易出现不规范、散漫现象,甚至引发权力寻租、官商勾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乡镇政府的形象,也让乡镇长在领导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难以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提升乡镇的整体发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