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开发的理论依据
领导力研究有着深远的历史,西方领导力研究理论实现了两个关键转变。其一,从领导力为领导者固有向可培养观念的转变;其二,从领导力单方面存在于领导者身上到领导者和追随者相互影响观点的转变。早期特质理论强调领导者的特殊固定品格,类似英雄主义领导观,而行为主义领导理论到领导权变理论的发展则兴起了平民领导观,开始重视被领导者在“领导”中的作用。
领导是个人或集体影响团体成员以实现团体目标的过程,领导力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力,是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领导需要领导力,但领导力不一定伴随领导。从特质理论到权变理论的发展历程也表明,领导力是可以开发的。特质理论假设领导是天生的,而行为理论则认为可以通过培训项目培养领导,权变理论进一步指出在不同情境中领导力的表现不同,开发领导力必须注重情景因素。同时,领导力由权力性领导力和非权力性领导力两大系统构成,非权力性领导力也是可以开发的。
二、领导力开发的途径
(一)基于生理测评的基础素质开发
领导能力的发展有先天基础,生理因素不可忽视。不同的人成为优秀领导者的概率与速度受先天非经验因素影响。例如,领导者的气质和能力与先天因素相关。围绕领导岗位所需的生理素质进行选择性测评,能够降低领导人才的开发成本。
(二)基于家庭背景影响的品性开发
家庭背景对品性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家庭价值选择和文化氛围有助于品性的塑造。积极奋进的家庭价值观和活跃的家庭氛围,会在潜移默化中拓宽孩子视野、增强前进动力,对其日后成为领导者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基于学校教育文化的基本能力开发
学校教育是领导能力开发的重要途径。教育具有培养、塑造和开发人的功能。充满“家、国”责任感和组织使命感的教育氛围,能够影响人的领导性格和领导价值的树立。学校教育与文化可以塑造未来领导人的精神理念和能力素质,培养准领导者的责任心、进取心和自信心。
(四)基于工作经历的领导能力开发
领导者的成长离不开工作经历。纵向的台阶、横向的轮岗、他人的帮助和自身的悟性都是成长的要素。工作中的各种经历,如人际经历、困难挫折经历、教育和培训经历等,能将知识转化为内涵,将熏陶与内省相结合,把实践上升为理论。而且领导者作为政治资源的掌握者和使用者,其能力受工作过程中体制、规则等因素影响,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获取知识、技能和理念,是提升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基于机遇和需要的领导能力开发
在领导者成长过程中,机遇和需要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有时候合适的机遇能够让领导者有施展才能的舞台,而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是领导力开发的重要方面。
三、常见的领导力开发方法
(一)CEO12篇领导力提升
这是比较常见的领导力开发方法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系统地提升领导者的多方面能力,如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等,有助于领导者在管辖范围内更好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之事,提高团体办事效率。
(二)EMBA及EDP项目
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和EDP(高级经理人发展课程)项目为领导力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些项目涵盖了丰富的管理知识、领导技巧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领导者可以与其他优秀的管理者交流经验,拓宽视野,深入学习各种管理和领导理念,从而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在不同的环境中,无论是校园还是企业,都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开发领导力。我们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以更好地实现团体目标,发挥积极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