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队绝对领导力的内涵
(一)从领导观念层面看
在军队中,潜在的领导观念是领导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军队政治工作领导干部而言,其潜在领导观念处于较深的层次,影响着他们的各种行为。例如,他们对政绩、权力有着特殊的认识,这种认识与军队的使命紧密相连。他们自身的心理定位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军事职责,在价值取向方面,始终以国家利益、军队荣誉和士兵福祉为导向。道德评价上遵循军人的职业道德,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这些潜在的领导观念如同根基一样,潜在地控制着领导者的态度、思想和行为。
(二)从军事领导力要素看
1. 军事领导者主体地位
军事领导者是军事领导力发挥的核心主体。在军队这个特殊的组织中,军事领导者是从众多军事人才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他们负责组织开展各项军事领导活动,无论是战争时期的作战指挥,还是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资源调度和协调指挥,都离不开军事领导者。例如在作战中,军事领导者要根据战场的复杂情况,迅速做出决策,指挥士兵进行战斗,他们是整个军事行动的率领者和引导者。
2. 被领导者的角色与作用
被领导者在军事领导活动中同样不可或缺。他们是军事领导者指挥、控制、管理和制约的对象,包含个人和群体。被领导者既是领导活动中的执行者,负责将军事领导者的决策付诸实践,也是领导任务的完成者。在很多时候,指挥员也会处于被领导者的角色,这体现了军队组织内部角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 军事领导环境的影响
军事领导环境涵盖了内外部的各种条件和氛围。内部环境如驻地条件、营区环境等,外部环境则包括武器装备水平、战场状况等。这些环境因素对军事领导力的施展有着重要影响。例如,良好的驻地条件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可以为军事领导者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而复杂的战场状况则考验着军事领导者的应变能力和决策智慧。
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军队绝对领导力的根本保证
(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必要性
1. 保持军队性质的根本要求
无产阶级的军队必须服从无产阶级的意志,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军队的最根本标志。只有这样,军队才能成为新型人民军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如果军队脱离了党的领导,就可能会沦为旧式农民武装或者被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失去其原本的先进性和革命性。
2. 传承军队光荣传统的关键
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保持和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在困难和艰苦的条件下,军队能够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忠实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例如在长征时期,红军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斗志。
(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内容
1. 思想领导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军队的指导思想,教育全军,保证党在思想上的领导。通过思想教育,让全体军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军队的使命和责任,使他们在思想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
2. 政治领导
依靠正确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保证党在政治上的领导。政治领导确保军队在政治方向上不偏离,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建设和发展,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
3. 组织领导
在军队中建立和健全各级党组织,把支部建在连上,班排建立小组,保证党在组织上的领导。这种组织架构使得党的领导能够深入到军队的基层,确保军令畅通,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军队绝对领导力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军队战斗力
军队的绝对领导力有助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在军事行动中,高效的领导力能够使军事领导者准确判断战场形势,合理调配资源,指挥士兵进行有效的战斗。同时,强大的领导力也能够激发士兵的战斗意志,使他们愿意为了军队的荣誉和国家的利益奋勇作战。例如在现代战争中,信息化作战需要高度的协同和指挥,良好的领导力能够确保各个作战单元之间的紧密配合。
(二)保持军队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绝对领导力能够保持军队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在军队内部,领导者通过有效的领导方式,建立起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和战友关系。他们关心士兵的生活和成长,解决士兵的实际问题,使士兵感受到军队的温暖和归属感。同时,领导者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领导,也使得军队全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信仰,从而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
(三)适应现代军事发展需求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军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军队的绝对领导力能够使军队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领导者能够引导军队进行军事改革和创新,提高军队的现代化水平。例如在军事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方面,领导者可以组织力量进行攻关,推动军队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军队的绝对领导力是一个多层面、内涵丰富的概念,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其根本保证,在军队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