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复制的领导力的内涵
领导力在传统观念里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天赋或者是长期经验积累后的一种难以言喻的能力。然而,《可复制的领导力》打破了这种观念。可复制的领导力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能力,它就像一套工具包,里面包含着诸如沟通视窗、目标管理、倾听反馈等具体的工具。
从实例来看,西方企业的管理模式就体现了可复制的领导力。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公司,他们在人才管理方面运用了工具化的管理模式。公司将各项工作按步骤实行,制定出一、二、三的执行原理,使得员工执行起来简单易懂。这就表明,即使有人才流失,公司也不会因为某个个体的离开而崩溃,因为领导力被转化为可复制的流程和方法,这就是可复制的领导力的一种体现。它不是依赖于某一个人的特殊能力,而是依靠一套标准化的体系,从而让员工能够高效地执行任务。
二、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在理解可复制的领导力时,明确领导与管理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团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以《亮剑》中的李云龙和赵刚为例,李云龙是典型的领导者形象。他善于制造气氛,通过战前演讲激发战士们的斗志,让独立团充满了“亮剑精神”,这种精神使得独立团在众多团队中脱颖而出。领导者更多的是通过激励、引导,来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动力。而管理者往往是让员工产生敬畏,通过让员工不敢轻易触犯规则来实现管理。但仅仅让员工害怕,只能成为一名管理者,难以成为真正的领导者。管理者侧重于对事务的管控,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流程进行;而领导者更侧重于引领团队的方向,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个团队只有严格的管理而缺乏领导,那么团队成员可能只是机械地执行任务,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反之,如果只有领导而缺乏管理,团队可能会陷入无序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协调。
三、提升领导力的方法
-
运用游戏的方式
在现代社会,游戏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详细讲述了游戏是如何改变世界的。那么在提升领导力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游戏的方式。游戏具有明确的目标、规则、及时反馈等特点。例如,在团队管理中,我们可以设定像游戏一样明确的团队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就像游戏中的关卡一样。同时,制定清晰的规则,让团队成员清楚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允许做的。而且,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就像游戏中玩家完成一个任务后会得到奖励或者提示一样,团队成员在完成一项工作后,也应该得到及时的肯定或者建设性的意见。这样可以让团队成员更有动力和方向感,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领导力。
-
借助具体工具
沟通视窗是提升领导力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包含公开象限、隐私象限、盲点象限和潜能象限四个部分。管理者要学会不断扩大公开象限,通过自我揭示的方式,让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内容更多。例如,管理者可以主动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成长历程等,增加与团队成员的信任。同时,要关注盲点象限,从他人的沟通中了解自己认知不到的部分,保持好奇心,不断缩小盲点象限。
目标管理也是关键。管理者要从时间线的角度关注工作中的目标制定、沟通反馈和效果跟进。在制定目标时,要确保目标清晰明确、可衡量、可实现、具有相关性和有时限性(SMART原则)。然后通过有效的沟通,让团队成员理解目标,并在执行过程中及时反馈进展情况,根据反馈进行效果跟进和调整。
倾听反馈同样不可忽视。在工作中,运用BIC原则(行为 - 影响 - 后果)以及反馈的七步骤,刻意练习反馈的方式方法。在与团队成员沟通时,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给予恰当的反馈,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进而提升领导力。
- 构建良好的团队关系
管理者要和员工建立信任,建立团队,敢于放手,建立体系,制定标准和规则。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避免亲力亲为。要像打造一支球队一样打造团队,让每个队员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奖罚分明。同时,要妥善处理与前员工的关系,既不为日后团队发展留下隐患,还能从中获得益处。
总之,可复制的领导力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领导力的发展。它让我们认识到领导力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的能力。通过理解其内涵、区分领导与管理的差异以及掌握提升领导力的方法,无论是在企业管理还是在个人成长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