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复制领导力的内涵
在传统观念里,领导力似乎是一种神秘的、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少数人所具备的特质。然而,《可复制的领导力》却打破了这种观念。领导力是可以学会的,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工具化。例如可口可乐、宝洁等西方大企业,它们将工作拆分成可完成并能检验的步骤,员工接受相关训练后按步骤工作。这种工作模式下,员工效率提高,领导的领导效果也显著提升。而且这种工具是可以复制传递的,避免了因员工流失带来的巨大损失。
对于校长而言,这意味着学校的管理工作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学校的各项工作,如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都可以分解成具体的步骤和流程。以教学管理为例,课程安排、教学评估等工作如果有明确的步骤和工具,那么新入职的管理人员也能快速上手,实现领导力的传承和发展。
二、员工执行力与领导领导力的关系
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很多领导者常常纠结于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却忽略了自身领导力的提升才是关键。日本企业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日本企业领导给员工交代工作任务时,会交代五遍。第一遍,交代清楚事项;第二遍,要求员工复述;第三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第四遍,做应急预案;第五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也应如此。当给教师安排教学任务时,比如开展一次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校长首先要清楚地交代任务内容,然后让教师复述以确保理解无误,接着共同探讨教学改革的目的,制定可能出现问题的应急预案,最后鼓励教师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教师在执行任务时就会更加高效准确,因为他们充分理解了任务的意义和方法。
三、沟通视窗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沟通视窗包含四个象限,分别是公开象限、隐私象限、盲点象限和潜能象限。
- 公开象限
校长要学会把隐私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可以采用“自我揭示”的方法。例如,校长可以主动向教师和学生讲述自己的教育经历、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等,让大家多了解自己。这样做有助于拉近与师生的距离,增强信任。
- 盲点象限
校长要把盲点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可以采用“恳求反馈”的方法。校长可以定期向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征求意见,了解自己在管理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比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获取各方对学校管理、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反馈,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管理工作。
四、反馈机制的建立
反馈分为三级,在学校管理中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非常重要。
- 及时反馈
在学校中,无论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还是校长对教师工作的反馈,都要及时。例如,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并给予针对性的评语,这就是一种及时反馈,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做出调整。校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要及时给予反馈,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 明确反馈内容
反馈内容要清楚明确。不能只是模糊地说“好”或者“不好”,而要具体指出问题所在。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课堂管理是否有效等。校长在给教师反馈时,要基于事实,如课堂观察到的数据、学生的成绩变化等,这样的反馈才更有说服力。
五、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在学校中的体现
当用“怕”去驱动一个团队,这是管理;当用尊敬和信任去驱动一个团队才是领导。在学校里,校长不能让学生和教师害怕自己,而是要努力让他们尊重和信任自己。对于学生,校长要营造一个尊重和信任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事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教师,校长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让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有一定的自主权,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六、可复制领导力对校长建立团队的启示
- 建立信任
在学校团队中,校长一定要对周边的同事建立信任。教师之间、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只有相互信任,才会相信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并为之奋斗。例如,在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时,只有教师之间相互信任,才能更好地合作完成课程开发任务。
- 学会放手
校长要学会放手,让团队自我进化,让成员自己成长。在学校的社团活动管理中,校长不应过度干涉社团的具体运作,而是给予社团指导教师和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成长,即使刚开始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也要容忍。
七、可复制领导力对校长建立体系的意义
- 制定标准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制定标准。好的管理体系及标准能够让输入的三流人才输出一流的结果。例如,在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方面,制定明确的教学评估标准,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标准。这样,即使是新入职的教师,也能清楚知道自己的教学工作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 引进技术
校长可以引进合适的技术来辅助学校管理。例如,利用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过程的监控等。这就像麦当劳的标准化运营一样,借助机器控制和新技术避免人自身的局限性,完成标准化流程。
八、建立学校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信念等精神因素的结合,学校文化对于学校的长期健康发展同样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校长要积极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如倡导创新、合作、包容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行为和态度。例如,在一个倡导创新文化的学校里,教师会更积极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会更勇于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