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本质
在哈佛商业课堂中,领导力有着独特的内涵。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领导者必须无所不知,有着天生的卓越能力。但实际上,优秀的领导人并非什么都懂,而是拥有提出关键问题的勇气。当面临困惑和不确定时,能够后退一步,花时间找出正确的问题,这才是领导力的关键所在。
领导力并非只属于管理者,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领导力。因为我们一直处于不断管理的状态,首先要管理的就是自己。在工作、生活的各个场景如聚餐、约会、带孩子、旅游等,我们都需要管理自己以呈现出合适的状态。而且无论是员工、妻子等各种身份,都需要管理与自己相关的人。即使不是管理者的角色,学习领导力知识也可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二、领导力框架的关键要素
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卡普兰提供了一个有价值且切实可行的领导力框架。
- 愿景
- 一个好的梦想蓝图需要聚焦一个目标、有价值、真实可行且能共赢。例如在企业中,如果员工的成就感来源不统一,整个公司就没有共同的方向。每个员工都应该朝着一个共同的愿景前行,这是企业的根基。清晰说明公司愿景并认清随之而来的优先要务非常重要,并且要让公司全体人员和重要客户都能了解。当业务出现问题时,往往是因为众人对公司愿景以及要务存在疑虑。
- 要务
- 在明确愿景之后,要找出有哪些可管理的优先要务。这份要务清单能够助力达成目标、施展抱负。就像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想要实现某个目标,也要确定其中的关键任务。
- 时间管理
- 根据愿景和要务来分配时间。合理的时间管理能够确保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各项任务都能得到有效的推进。在企业中,领导者如果能根据企业的愿景和要务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
- 工作授权
- 当建立了清晰的愿景与要务后,有效的指导不可或缺。在人才管理方面,很多领导人存在陷阱和误区,例如没有给下属提供有效的指导,自己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键指导。工作授权涉及到如何在团队中合理分配工作,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绩效。
三、领导力在不同场景中的体现
- 家庭场景
- 在家庭中,领导力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有领导者、管理者、执行者这三个角色。无论是处理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都需要具备领导力,才能为家庭设立目标,让家人和睦,为家庭的走向负责。例如,在家庭决策时,需要有一个人能够引领家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像在企业中领导者引领团队一样。
- 团队场景
- 在团队中,领导者是通过营造氛围来提升绩效的人,是能找到一个团队精神力量的人。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人,如果凡事亲力亲为则不具备管理者素养。以《亮剑》中的李云龙和赵刚为例,赵刚是管理者,负责督促纪律等事务,而李云龙是领导者,他为团队的氛围负责,打仗前的演讲等行为都是在营造团队氛围,激发团队的力量。如果团队领导者无法看清团队成长的方向,不能将“人”的工作、目标的工作做在前,团队的力量将无法激发和显现出来。
四、领导力的培养方法
- 设定愿景和关键要务
- 这是培养领导力的首要步骤。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关键任务。例如一个创业者,要明确自己创业的愿景是打造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要务可能包括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
- 管理时间
- 学会根据愿景和要务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浪费过多时间,确保时间投入到对实现目标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上。比如一个学生想要提高成绩,就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重点放在薄弱科目上。
- 给予反馈,接受反馈
- 在团队或家庭中,给予他人反馈能够帮助他人成长,同时接受反馈也能让自己不断改进。领导者要善于给予下属建设性的反馈,同时也要虚心接受来自下属或家人的反馈。例如在企业的项目执行过程中,领导者对员工的工作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员工也可以对领导的决策等提出自己的看法。
- 接班规划和工作授权
- 对于企业或组织来说,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做好接班规划。同时合理地进行工作授权,让团队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要培养接班人,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合理授权给下属,让他们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 为团队把脉,作出相应调整
- 领导者要时刻关注团队的状态,就像医生为病人把脉一样。发现问题后及时作出调整,以保证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比如在一个项目团队中,如果发现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出现问题,领导者就要及时调整团队结构或者工作流程。
- 成为团队的典范
- 领导者的行为对团队成员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如果领导者能够以身作则,遵守规则、积极进取等,团队成员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一个环保组织中,领导者如果自己积极践行环保理念,那么团队成员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环保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