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教育领导力在教育体系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外,不同国家的教育领导力发展有着各自的特色。从高校到中小学,从教师到学校管理者,教育领导力的构建和培养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研究国外教育领导力,有助于我们借鉴其经验,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美国高校教育领导力的表现
(一)发展历程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美国高校就开始开展面向在校大学生的领导教育。1986年,美国大学协会报告提到有600个高校设立了大学生领导教育计划,到90年代末期,数目增加到800个,2006年,已有近1000个高校在从事相关教育活动。这一发展历程显示出美国高校对教育领导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二)教育内容
这些高校从领导知识、领导技能、领导品德、价值观等多方面对大学生实施全面培养。通过多方面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例如,在领导知识方面,可能会教授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等知识;在领导技能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三)重视程度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重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国家。早在1978年就成立了旨在开发和培训学生领袖的组织——“全国学生领袖研讨会”。这一组织的成立体现了美国在高校教育领导力方面的前瞻性,也反映出美国高校对领导力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三、国外教师领导力的发展
(一)概念的发展
国外教师领导力研究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领导力的内涵。美国学者Silva等人整合了二十多年间教师领导力内涵界定的研究,并根据界定角度的不同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研究者对教师领导力的界定侧重于教师对正式领导权的行使,如教师承担教研组长、班主任、工会代表等角色。然而,在这一阶段人们对教师履行这些行政职责的效率和效果的关注远远高于他们在教学中的领导潜能。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参与课程领导的重要性,认识到第一个阶段的局限性。
(二)教师领导力研究的背景
1. 校长责任的“无边界”
通常情况下,中小学校长在学校的责任呈现出一种“无边界”状态,学校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校长都要承担主要的责任和义务,这使得校长一个人难以应付。同时,校长的责任“无边界”也导致校长独揽领导力的大权,使组织缺少来自组织内部变革的活力。校长责任的无边界已被认为是过去几个世纪中小学学校组织结构保持不变的主要原因。
2. 教育改革的需求
在美国,目前对教师领导力的关注主要根源于20世纪80年代学校的教育改革。当时,人们期望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来促进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引起人们对以培养高素质教师为目标的教师专业化的关注。学校力求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给予教师一定的奖赏以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希望他们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来提高教学水平,使他们所掌握的教育教学知识能有效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四、外国学校领导力评价的体系与意义
(一)评价体系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学校领导力评价体系。例如,英国教师训练局针对校长所应具备的能力制定了一个包括领导能力、专业能力等5个维度共30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加拿大西南部城市卡尔里加的教育董事于2000年发起的校长领导力提升计划中提出了校长的信息技术领导力模型。这些都是国外在学校领导力评价体系构建方面的探索。
(二)重要意义
1. 提升教育质量
良好的学校领导力能够确保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学校领导者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育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2. 影响学校发展方向
学校领导力涵盖了从校长到各级教育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其对学校的发展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领导者的决策和规划决定了学校是朝着特色化、国际化还是其他方向发展。
- 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领导力还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优秀的学校领导者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国外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
国外学者对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有着不同的定义。例如,Sampson(桑普森)认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是指校长和学校管理阶层人员都能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起到示范与支持的作用,并引领教学、文化的革新,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环境的效能。Anderson(安德森)提出学校信息化领导力是校长及学校的技术协调人员在目标制定、预算决策和政策执行等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Wright(莱特)指出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者的领导力包含提供科技支持,协助教师与学生善于利用科技、发展创新方法以及软硬件的实地使用这些方面的能力。国外对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的研究多数是以探讨其结构、模型、模式、评价标准等形式展开的。
六、结论
国外在教育领导力方面有着多方面的发展和探索。无论是高校的领导力教育、教师领导力的研究、学校领导力的评价还是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之处。美国高校在领导力教育方面的全面培养体系、国外对教师领导力的深入研究、各国对学校领导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对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内涵的探索等,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方向。然而,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在借鉴国外教育领导力经验的同时,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推动本国教育领导力的发展,进而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