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五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从实际生活来看,领导无处不在。企业家领导员工创造业绩,政治人物领导人民关注国家议题,军队指挥官领导士兵捍卫国家,设计师领导流行前沿等。这表明领导是一种带领大家朝着既定方向前进的行为,目的在于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二、领导力的概念
领导力的含义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行为的组合,这些行为能够激励跟随者跟随领导去目标之地,达成目标,而非仅仅是听从。例如在大学宿舍或者家庭中,领导力强的人可以组织团结成员,进行集体活动的组织策划,在面临难题时带领大家走出困境。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说,领导力是建立愿景目标的能力,是使自己与他人承诺于企业长期成功的能力,是激发他人自信心和热情的能力,是确保战略实施的能力。
三、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一)处理问题的类型
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通过制定详细的步骤或时间表,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而确保目标的达成。而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领导者开发未来前景,发展出达到前景的变化战略,并与员工进行有效地沟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二)计划与预算的侧重点
管理的计划与预算强调微观方面,覆盖的时间范围约为几个月到几年,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追求合理性。领导注重宏观方面,着重于更长的时间范围,不排斥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战略。
(三)从业人员的要求
管理行为的从业人员强调专业化,领导行为的从业人员注重于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四)功用方面
管理行为通常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以有效地维持秩序为目标;领导行为则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能带来有益的变革。
四、领导力在不同场景中的体现
(一)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在家庭或者宿舍这样的小团体中,领导力体现在有人能够将成员组织起来,共同应对生活中的事务,比如组织大家一起打扫卫生、安排聚会等。当遇到困难时,如宿舍的水电设施出现问题,有领导力的人会积极协调解决。
(二)在职场中的体现
在职场中,领导力强的人能够建立起清晰的愿景目标,让团队成员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例如,一个项目负责人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和工作热情,合理分配任务,确保战略的实施,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办事效率。如果在职场中缺乏领导力,可以通过在职MBA的学习来提升。
五、成为优秀领导者需要具备的领导力要素
(一)担当风险的能力
领导力常常被形容为一种能够担当风险的能力。领导者在带领团队前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只有敢于担当风险,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二)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
领导力是领导者凭借其个人素质的综合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对特定个人或组织所产生的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自身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和能力,能够吸引和凝聚团队成员,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追随。
(三)激励他人的能力
领导者要能够激励下属,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或者任务中。通过有效的沟通、认可和奖励等方式,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整个团队的绩效。
总之,领导和领导力是两个不同但又紧密相关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个人在不同场景下发挥积极作用以及组织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