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自己:以身作则的基石
在领导力的体系中,领导自己是最为根本的层面。在中国的商业发展进程中,很多领导者是因为商业机遇或产品机会而迅速成为领导的,他们可能在各方面素质并不全面。而且传统教育缺乏对个人领导力的培养,这与管理发达地区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领导力形成鲜明对比。
所谓领导自己,关键在于以身作则。如果管理者要求下属做到某事,自己却做不到,那便没有领导力。例如,要求下属不迟到,自己却经常迟到;要求下属工作有效率,自己却不能管理好时间、做到深度思考并拿到结果;要求下属有担当,自己却只在后面喊“你给我上”而不是“你跟我上”。在创新业务中,优秀的领导者会率先垂范,因为他们深知如果自己做不到,就难以要求下属做到。只有当管理者的作风和为人得到他人认可,才能让众人信服,这是领导力的起点。
二、领导他人:构建团队与人际黏性
仅仅能领导自己是不够的,管理者还要为组织目标负责,这就涉及到领导他人的层面。
首先是拿到结果。一个管理者如果持续拿不到结果,总是完不成目标,下属是不会拥护他的。因为下属追随领导者是希望跟着他能有“肉吃”,这里的“肉”就是业绩、成果。只有带领团队不断完成超越,实现业务目标,才能在这个层面上建立起领导力。
其次是建立归属感。当员工跟着领导者能感受到做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时,团队就具有黏性。这种归属感使得员工离开团队时会不舍,领导者离开员工时也会不舍。这是一种基于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人际黏性,是领导力在领导他人层面的重要体现。
最后是价值观的共鸣。这是领导他人的更深层次内涵。大家共同为一些非常重要、不可妥协、有意义的事情而努力,有着共同的价值观,这是人们愿意拼搏努力的根源核心。
三、领导组织:权力与目标的平衡艺术
领导组织是领导力的第三个重要层面。
在组织中,权力的维护是重要的一方面。奖罚权是权力的两大基础之一,赏罚分明才能更好地维护权力,一旦奖罚权失衡就意味着失去权力。同时,要防备下属结党,因为下属结党会形成与领导叫板的势力,导致下属不服从命令,对领导权力造成严重威胁。此外,领导者要懂得制衡,让下属相互制衡,自己居于中间调停,以裁判员的身份出现,确保任何一方势力不会过大,从而保障自己的权力安全。
而从组织目标的角度看,领导者要明确组织的战略方向,如同企业根据对未来经营环境的判断,在目标层面确定战略意图和战略行动。这需要领导者从宏观上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力量,以实现组织的长远发展。
领导力的这三大层面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领导自己是基础,只有先做好自己,才能去领导他人;而领导他人的成功,又为领导组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深刻认识并掌握这三个层面,才能在领导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带领团队和组织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