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觉得呢?”与密切联系群众
在刘澜老师的领导力课程中,“你觉得呢?”是领导力十律中的第三律——密切联系群众的体现。密切联系群众对于领导力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领导者并非孤立存在,他们的决策和行动往往需要依靠群众的支持与参与。
当领导者问出“你觉得呢?”这个问题时,首先是一种谦虚的表现。在传统的领导模式中,领导者往往被视为拥有所有答案的人,但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每个下属都可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或者对特定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例如在一个项目团队中,基层员工可能更了解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潜在解决方案,领导者的这个提问,给予了他们表达的机会。
这一提问也是一种激励。它传达出领导者对下属想法的重视,让下属感受到自己是团队中被尊重的一员。当员工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可能被采纳,他们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情感的角度来说,这有助于建立起领导者与群众之间积极的关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二、应用场景与效果
在日常的工作场景中,“你觉得呢?”有着广泛的应用。当下属来向领导者请示工作时,这是使用该口诀的绝佳时机。比如下属前来询问关于一个新方案的可行性,领导者如果直接给出答案,可能会抑制下属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而问一句“你觉得呢?”就会启发下属去深入思考方案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这种提问在推动行动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效果。它让下属从被动接受任务转变为主动参与决策过程。例如在一个营销团队策划一场推广活动时,领导者问“你觉得呢?”会促使团队成员积极地去调研市场、分析目标受众,从而制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推广策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因为参与了决策,会更有动力去执行这个方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从组织的长远发展来看,经常使用“你觉得呢?”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的组织文化。这种文化鼓励创新、尊重个体差异、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在这样的组织氛围中,员工的潜力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组织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三、与其他领导力要素的关联
“你觉得呢?”与承担责任这一领导力要素有着内在的联系。虽然领导者在问这个问题时是在寻求群众的意见,但并不意味着放弃责任。相反,这是一种更智慧的承担责任的方式。通过激发群众的智慧,领导者能够做出更全面、更合理的决策,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对团队和组织的责任。
它也和解决难题相关联。在面对复杂的难题时,单靠领导者个人的智慧往往是不够的。通过问“你觉得呢?”能够集思广益,汇聚群众的力量来共同攻克难题。例如在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需要调整战略方向时,领导者向各个部门的员工提问,就可能从不同部门的视角得到有价值的建议,如研发部门可能从产品创新角度,市场部门可能从客户需求和竞争态势角度等,这些建议综合起来有助于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战略。
同时,与讲故事、当老师等其他领导力口诀也存在协同关系。当领导者在问“你觉得呢?”之后,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启发下属的思考。而在当老师的过程中,也可以穿插这个提问,引导学生(下属)主动探索知识和解决方案。
四、培养使用“你觉得呢?”的能力
要想有效地运用“你觉得呢?”这一领导力口诀,领导者首先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要从传统的“命令 - 执行”模式转变为“启发 - 参与”模式。这需要领导者不断地自我反思,认识到群众智慧的重要性。
在实际操作中,领导者要学会倾听。当问出“你觉得呢?”之后,要真正用心去听取下属的回答,而不是敷衍了事。并且要给予积极的反馈,无论是肯定还是提出改进建议,都要让下属感受到自己的回答是被认真对待的。
此外,领导者还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的沟通环境。让下属不用担心因为提出不同的意见而受到批评或者惩罚。只有这样,下属才会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你觉得呢?”这一提问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