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来源的不同观点概述
在管理学领域,对于领导力的来源有着多种不同的观点。从一些传统的理论来看,如在管理学原理的相关习题答案中提到,领导力的来源包括位置权力和个人权力。位置权力往往与组织中的职位相关,像合法权就属于这一范畴,是基于在组织中的正式职位而拥有的权力。而个人权力则更多地与领导者自身的特质相关,例如模范权,是通过自身的行为成为榜样,从而让别人感到信任和尊重,进而愿意追随。
另外,还有观点将领导力来源概括为个性力量、角色力量、知识力量。个性力量源于每个人独特的个性,通过身心两方面的特点表现出来,并且可以有效地影响他人。角色力量来自所担任的职务,是一种临时的特权。知识力量则是对既定角色有效行为所要求具备的技能与技巧的理解。
也有从制度、专业度、人格魅力三个方面来阐述领导力来源的。制度上获得领导职位就可凭借组织力量领导他人;专业度方面,在某个领域擅长则在该领域说话更有分量;人格魅力指的是靠谱、讲信用、为大家考虑等品质带来的公信力。
二、领导力的两大主要来源
综合各种观点,可以将领导力的来源归结为两大方面:职位相关权力和个人特质相关权力。
- 职位相关权力
- 法定权力:这是根据在组织中的职位而拥有的权力,是正式或官方明确规定赋予的。例如在企业中,部门经理依据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规定,对下属员工有管理、指挥等权力。这种权力是组织赋予的,员工基于组织的规则而服从。在军队中更是如此,军官依据军队的等级制度和相关规定对士兵下达命令,士兵需要服从,这是基于法定权力的体现。
- 奖赏权力:因为有能力控制组织的金融、人力资源等,所以可以对依赖这些资源的人施加影响。比如领导有权决定员工的加薪、晋升机会、改变福利分配等。员工为了获得这些奖赏,会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完成任务。这种权力在企业管理中是一种常见的激励手段,通过对员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来引导员工的行为。
-
强迫权力(惩罚权力):通过负面处罚或剥夺其权利来影响其他人。与奖赏权力相对,当员工没有遵守命令时,领导可能会采取诸如扣工资、降职等惩罚措施。在过去的管理模式中,这种通过威慑来强迫别人服从的权力被过多使用,但在现代管理理念中,过度依赖这种权力往往会带来负面效果,如员工的抵触情绪等。
-
个人特质相关权力
- 专家权力:当领导者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具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时,就具有专家的权威性。例如在医疗团队中,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医生在医疗决策方面往往具有很强的领导力,因为其他医护人员相信他在专业上的判断。在科研团队中,资深的科学家对科研方向和实验方案的决策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最丰富,最清楚应该做什么。
- 榜样权力(人格魅力):领导者的做法让别人感到信任和尊重,于是他人就会愿意追随。这包括领导者的思想、道德等软实力方面的表现。比如领导者具有高尚的品格,为人处世讲道德准则,在困难面前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与人交流过程中有同理心和换位思维能力,对不同的人宽容,在处理危机时勇敢和沉着等。这些品质会让团队成员从内心认可并愿意追随,这种影响力是深层次且持续性的。
三、两大来源在领导力中的相互作用
职位相关权力和个人特质相关权力在领导力中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职位相关权力在组织管理中具有明确的层级性和规范性。它能迅速建立起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使组织在一定的秩序下运行。然而,仅仅依靠职位相关权力可能只能让人口服,心未必服。例如,一个仅仅依靠法定权力和奖赏、惩罚权力来管理的领导,员工可能只是为了避免惩罚或者获取奖赏而表面上服从,而缺乏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个人特质相关权力则更多地从内在影响员工。专家权力能让员工在专业领域对领导者产生敬意和信任,榜样权力则能从情感和价值观上打动员工。当领导者具备很强的个人特质相关权力时,即使职位相关权力较弱,也能获得员工的追随。例如在一些创新型的创业团队中,虽然没有严格的层级制度,但具有独特创意和人格魅力的领导者依然能凝聚团队成员。
在实际的领导情境中,两者的有效结合是提升领导力的关键。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既需要合理运用职位赋予的权力来进行组织管理,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特质相关权力,以赢得员工的心服口服,从而更好地带领团队实现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