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复制的领导力》的价值
《可复制的领导力》这本书有着独特的价值。它不像很多管理学、成功学书籍那样满是心灵鸡汤。书中通过诸多案例,让读者能够学习、改变并复制领导力,这种方式更加务实。领导力和世间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规律、方法和工具性,人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来实现自我成长。例如书中提到表扬和批评人的不同话术会产生不同结果,学会正确地表扬鼓励员工,能够激发员工的动力。
二、读不进去的可能原因
(一)阅读习惯与偏见
很多人读不进去《可复制的领导力》可能源于自身的阅读习惯和偏见。就像在一些读书小组中,由于工作忙、人员多、兴趣分散、时间难凑等原因,读书活动难以持续。而且部分人对读书方式存在偏执的看法,比如认为一定要自己读完才算读书,听别人讲书不算,这就形成了一种阅读的“盲点象限”。这种对读书方式的固有认知可能会导致对像《可复制的领导力》这样的书籍产生抵触情绪,即便它可能是很有价值的。
(二)内容理解的难度
书中涉及到一些较为专业的领导力概念,例如沟通视窗中的四大象限,包括公开象限、隐私象限、盲点象限和潜能象限。对于没有管理学基础或者对领导力概念不太熟悉的读者来说,理解这些概念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在阅读初期就被这些概念所困扰,就很容易失去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
(三)缺乏实践关联感
如果读者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没有类似的管理经验或者没有面临需要运用领导力的场景,可能会觉得书中的内容比较空洞,难以产生共鸣。例如书中提到的团队管理要有明确的目标,像设定经营指标、短期的品质零差评目标,并且采用“师徒制”来传授工作技能和灌输团队目标等内容。如果读者没有处于管理岗位或者没有参与团队建设的经历,可能就无法深刻体会这些内容的重要性,从而读不进去。
三、克服读不进去的方法
(一)调整阅读心态
首先要调整阅读心态,摒弃对读书方式的偏见。听书和自己读书都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可以先听别人对《可复制的领导力》的讲解,了解大致的框架和主要观点,再去深入阅读书籍,这样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同时,要认识到自己在阅读方面可能存在的“盲点象限”,积极去探索新的阅读方式和书籍内容。
(二)深入理解概念
对于书中的专业概念,可以通过查阅更多资料或者结合实际案例来加深理解。比如针对沟通视窗的四大象限,可以找一些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场景来分析每个象限的含义。例如在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中,哪些信息属于公开象限,哪些是隐私象限等。通过这种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三)建立实践联系
尝试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建立联系。即使没有处于管理岗位,也可以从团队合作或者自我管理的角度去思考。例如书中提到的布置工作要五遍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别人帮忙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可以尝试采用类似的方法,明确任务内容、让对方重复任务等。通过这种方式,让书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产生关联,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
《可复制的领导力》是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书籍,虽然可能存在读不进去的情况,但通过调整阅读心态、深入理解概念和建立实践联系等方法,能够更好地去阅读和吸收其中的知识,提升自己的领导力认知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