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企业中可复制领导力的体现:工作任务交代五遍法
在日本企业中,存在一种非常独特且有效的领导方式,即领导给员工交代工作任务时,一般需要交代五遍。
第一遍,交代清楚事项。这是整个流程的基础,领导需要明确地将工作任务的内容、要求等详细地告知员工,确保员工对任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例如,在一个生产项目中,领导会清楚地告知员工生产的产品数量、规格、质量标准以及交付时间等信息。
第二遍,要求员工复述。这一步骤的意义重大,通过让员工原封不动地复述事项,领导可以检验员工是否真正听清楚了任务内容。如果员工在复述过程中出现遗漏或者错误,领导可以及时纠正,避免后续工作因为理解偏差而出现问题。
第三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这有助于员工从更高的层面理解工作任务,不仅仅是知道要做什么,更明白为什么要做。比如在一个市场推广活动中,领导和员工探讨推广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市场份额还是为了推出新产品等,员工了解目的后可以更好地调整工作方式和重点。
第四遍,做应急预案。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可以减少损失,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例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原材料供应不足、设备故障或者人员变动等情况,应该如何应对等。
第五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这一步鼓励员工积极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员工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和对任务的理解提出一些独特的想法和建议,这些见解可能会为项目带来新的思路或者优化方案。
这种五遍交代工作任务的方法,可以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做事的目的和方法,减少后续失误的可能,避免徒劳无功,防止“重做”的风险。而“重做”是企业最大的非必要成本,它不仅浪费时间、资源,还可能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二、与中国部分管理者做法的对比
与日本人的这种做法恰恰相反,许多中国管理者的口头禅是“不要让我说第二遍”。这种方式往往会造成员工理解上的偏差。因为很多时候,员工可能在第一次接受任务时并没有完全理解任务的要求、目的等重要信息,但由于管理者不愿意重复,员工只能按照自己模糊的理解去执行任务,做出来的成果可能与管理者的期待南辕北辙。这反映出领导力高低的区别。在日本企业的做法中,领导者通过细致的沟通确保员工理解任务,体现出较高的领导力;而部分中国管理者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可能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员工积极性受挫等问题。
三、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及可复制领导力的核心要素
-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 管理的核心驱动力是“怕”。员工怕老板,担心事情做不好,完不成KPI,这种情况下员工往往缺乏创造性和责任感。例如在一些传统企业中,员工为了避免被惩罚而机械地完成任务,没有更多的创新思维投入。
- 领导的核心驱动力是尊敬和信任。在可复制领导力的理念下,领导者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来赢得员工的尊敬和信任。比如在日本企业的任务交代过程中,领导者与员工平等地探讨任务目的、听取员工见解等行为,都有助于建立这种尊敬和信任的关系。
- 可复制领导力的核心要素
- 沟通视窗:
- 公开象限(Open self):表示个人一些信息如态度、价值观、情感、知识、体验、技能、视角等不仅自己知道,而且别人也知道你知道。领导者可以通过自我揭示等方式扩大公开象限,例如在团队会议上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价值观等。
- 盲区(Blind self):是他人知道但自己不知道的部分。领导者需要恳请反馈来减少盲区,比如定期向员工征求对自己管理方式的意见等。
- 隐私象限(Hidden self):自己知道但对其他人而言是隐藏的部分,内部有层次,包括不可告人的部分、不好意思开口的事情、知识的盲区等。领导者要合理处理隐私象限,在适当的时候向员工透露一些必要信息,增强彼此信任。
- 潜力象限(Unknown self):自己不知道且别人也不知道的信息。领导者要鼓励员工通过多思考、多聆听、多实践挖掘自己的潜能,减少未知区域。
- 目标管理:领导者要设立宏大的目标,为团队指明方向。例如在一个科技创业公司,领导者设定成为行业领先企业的目标,激励员工为之努力。
- 倾听反馈:要对员工的行为做出灵活、准确的有效反馈,让员工有参与感,进而产生价值感。就像在日本企业任务交代过程中,领导与员工的多次互动交流,就是一种倾听反馈的体现。
四、可复制领导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 提升员工执行力
- 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只有领导提升了领导力,才可能带来员工在执行层面的高效表现。在日本企业中,通过领导细致地交代任务等领导力行为,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任务,从而提高执行力。如果领导缺乏有效的领导力,员工在执行任务时就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效率低下、结果不符合要求等。
- 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
- 如前面所述,日本企业的领导力方式可以避免“重做”风险,减少非必要成本。企业在有效的领导力下,员工能够准确地执行任务,工作流程更加顺畅,从而提高整体的效率和效益。例如在一个生产型企业中,通过可复制的领导力,生产线上的员工能够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减少次品率,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增加企业的利润。
- 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趋势
- 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位知识工作者都是管理者,领导力已不再是某些人的专属能力,而成为每一个人生存、发展所需的硬技能。过去企业管理员工靠的是严格约束,现在企业管理员工靠的是相互吸引。可复制的领导力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可模仿、可践行的工具,有助于企业在现代管理环境中更好地发展,将每名员工变成团队的战略合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