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沉浸在春节全家团圆的喜庆之中,元宵都已经悄悄过去,过完了元宵,这意味着这个春节就结束了,春暖花开万物发芽茁壮成长。返乡的人群也都已经陆陆续续回到工作地,开启了新一年的奋斗。
2019年的“金三银四”(每年三四月份的人才招聘高峰期)没有出现,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部分企业面临困境,更是大量裁员,本以为前两年招聘情况不佳,今年招聘应该是人群满满。
然而,今年却出现了诸多怪象。比如在广州康乐村,竟然出现了老板排队等着工人挑的场景。招人已经到了如此高的难度,令人大开眼界。
开年时一般都是招聘的旺季,很多人会换工作,很多企业要招新人一些行业开出高薪都招不到人。比如保姆岗位月薪就高达9660元,近1万元;而餐饮行业招聘服务员,也开出5000元的月薪,还包吃住,也不算低了。但面对这样的薪水,仍然没有人愿意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现在用工成本都这么高了吗?
其实原因出在这里:
一、高薪都是套路,目的是为了招人
很多企业为了能够顺利招到人,一般都会写比较高的工资,比如餐饮行业,服务员5000元以上,领班6000元以上,店长8000元以上,上不封顶。似乎只要努力,月薪过万不是什么问题。然而,有内部人士透露,这些都是企业的招工套路,高薪都是假的。据说连承诺的最低5000元都拿不到,更何况说是上不封顶,都是忽悠人的套路。
而且大部分找工作的人也认识到了,所有标注月薪是一个范围的,例如“六千到八千元”,那么最后给的工资肯定是六千元,八千元是加上年终奖之后的月均,或者干脆是自己的“奋斗方向”。这个最高薪资只是为了吸引应聘者设计的罢了。
还有一些老板的套路更深,就是虽然说签订的合同上写明了员工真的能拿到这么多的工资,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总是找各种理由扣除员工工资。如迟到、早退等扣工资还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果迟到、早退一次就要扣除一百元也是有点多的。更有过分的,如加班不满三个小时要扣除一些工资等。扣钱的名目琳琅满足,稍有不慎工资就被扣除了一部分,到了月底清算的时候,往往也只剩下五六千元的水平了。
二、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
如果多一些真诚,或许招人就没那么难。按道理来说,对于基层员工,一般都是多劳多得,开出5000元或者8000元的高薪,如果通过努力可以获得,那员工也是愿意去做的,然而结果却是付出了很多,收入却不高。所以,才会招工这么难。
三、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工厂打工
在工厂里上班早出晚归,还要经常加班,甚至加班频率比民营公司要高很多。而且很多年轻人认为在工厂里上班可能一直没有出路,没有晋升空间,也无法真的学到很多东西。每天都做着同样的工作,时间久了,年轻人就会感到心烦和心累。
一方面,现在的“90 后”家庭生活环境普遍比较优越,没有衣食之忧,在他们步入工作岗位之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已经不是问题了,不急于靠一份工作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
另一方面,“90 后”又表现出在工作中展示自己才华的需求,希望得到认可,并且对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更为强烈,这也是这一代人更愿意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原因,他们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企业管理者如果能给他们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他们会更乐意为企业做贡献,从而也能降低人员流动率。
那么,问题来了?企业要如何知道员工的正式需求?
小编推荐几种常用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细心观察,换位思考
平时可以多观察员工的一言一行,多留意员工的情绪变化和精神状态的变化;经常站在员工的角度看问题,来体验他们所处的真实环境,考虑他们的需求和真实感受。
2.访谈
多和下属员工面对面的交流,做到像朋友一样聊聊天,通过轻松的方式,观察和了解他们真实的心理需求。
3. 借助人才测评工具了解员工需求动机
企业在招聘和保留人才的人时候其实都可以利用专业的人才测评工具,了解员工的动机和驱动力因素,比如T12人才测评系统,清晰呈现员工的需求动机,便于企业科学制定合理有效、个性化的激励制度。
对于年轻员工的工作需求的变化,还有在社会和组织的剧烈变化,企业不要试图去控制变化或者用一些高薪哄骗的手段去招人。通过哄骗手段招进来的员工,企业员工流动率不仅会增加,还会浪费企业更多的成本。面对时代的巨变,管理者应该了解变化,并顺势而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