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自己:以身作则的基石
领导自己是领导力的第一个层次,也是成为真正领导者的首要条件。以身作则是这个层次的核心要求。在一个组织中,如果管理者自身都无法做到某些要求,却强求下属做到,那他必然难以服众,也就谈不上领导力。
例如,在日常工作的出勤方面,如果管理者要求下属不能迟到,那自己就必须做到准时出勤。再如,要求下属工作有效率,管理者自己就得做好时间管理,像写TDL(To - Do List,任务清单),进行深度思考以达成工作成果。当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任务时,若要求下属有担当,管理者就不能只是指挥“你给我上”,而应该是“你跟我上”,冲在前面做出表率。就像在某些公司开展创新业务时,领导者如果自己都无法做出成果,就没有理由要求下属做到。只有管理者自身的作风和为人得到他人认可,才能让下属信任,进而凝聚团队力量。
二、领导团队:达成组织目标的关键
仅仅能够领导自己是不够的,管理者还需要承担起领导团队的责任,这是领导力的第二个层次。华为任正非指出,职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就是为组织目标而奋斗。这个层次有三个核心要点。
首先是拿到结果。一个管理者如果持续无法达成目标,总是在工作中失败,那下属必然不会拥护他。因为团队成员追随管理者是希望在其带领下取得成功,实现业务目标。如果管理者不能带领团队走向胜利,团队的存在价值就难以体现,成员的努力也得不到回报。例如,在一些项目中,如果管理者不能合理规划、有效执行,导致项目失败,那团队成员对管理者的信任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领导团队还需要建立团队的归属感。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让团队成员感受到跟着他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让团队具有黏性。当员工想要离开团队时会非常不舍,领导者离开员工时同样也会不舍,这就是团队归属感的体现。这种归属感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能够让团队成员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坚守在一起,共同克服困难。
最后,要注重价值观的共鸣。这是领导团队更深层次的要求,团队成员之所以愿意拼搏努力,根源在于大家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大家都认为所做的事情非常重要,这些事情对每个成员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这种价值观的共鸣能够让团队成员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前行。
三、应对变革:领导力的更高层次挑战
在一些管理理念中,还提到了第三个层次的领导力,即面对组织和外界变化的变革领导力。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技术革新、市场需求的转变、竞争格局的调整等都要求领导者具备变革领导力。
当组织需要转型或者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时,领导者要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变化的趋势,并且积极推动变革。这可能涉及到对组织架构的调整、业务流程的再造、新的战略方向的制定等。例如,当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电商的冲击时,领导者如果具备变革领导力,就会积极探索线上业务模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带领企业实现转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不仅要自己适应变革,还要引导团队成员理解变革的必要性,克服变革过程中的阻力,让整个团队能够跟上变革的步伐,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
总之,领导力的这三个层次是逐步递进的关系。领导自己是基础,只有先做好自己,才能去领导团队;而领导团队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又要具备应对变革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每个层次都对领导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在各个层次的领导力,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带领组织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