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复制的领导力》系列概述
领导力是一个包含多种能力的集合体,如学习力、决策力、领导力、执行力和感召力等。2017年樊登出版了《可复制的领导力》,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和工具,让领导力变得透明、简化,重点在于教领导者如何管理员工,全面提升企业整体实力。而《可复制的领导力2》则不同于前作,它并非是前面内容的延续和升级,而是找到了一个关于“领导力”的新视角。
在当今时代,领导力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能力,而是每个知识工作者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硬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时代强调的标准化、流程化、简单化逐渐转变,在后工业化时代,人的个性和活力成为组织中稀缺的东西。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断提升领导能力,适应时代的变化。
二、《可复制的领导力2》的重点转变
- 从管理到培养
- 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中,重点在于管理,目标是将80%员工的整体水平提升到80分以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樊登发现人才能力的更迭对企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企业中大概20%左右的精英人才能力的提升会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在《可复制的领导力2》中,提出了针对这20%精英的培养策略,重点在于“培养”。这种培养不仅针对精英,对于管理者本身也是一种思维上的培养。
- 这并不意味着80%的员工不重要,只是在新的视角下,对精英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新的关注点。例如在一些新兴行业,像互联网行业中的科技公司,少数顶尖的程序员可能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一个顶尖程序员甚至可以代替1000个普通程序员的业绩,而一个优秀的清洁工可能最多代替2 - 3个人的工作。这体现了在不同岗位上,人才能力差异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不同影响。
- 理念、方法论和技术层面的阐述
- 《可复制的领导力2》将“领导力”分成了理念、方法论和技术三个层面。《可复制的领导力1》更多地谈领导力技术层,可操作性强。而《可复制的领导力2》更侧重于领导力的理念和方法论。
- 在当今后工业化时代,管理者需要减少刚性管控,创造更加自由的企业氛围,激发员工的善意,让更多优秀的员工“长”出来。例如,在一些创新型的企业中,管理者不再对员工进行严格的时间和任务限制,而是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和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三、生物态思维的构建
- 正常世界与疯狂世界的对比
- 书中开篇提到正常世界和疯狂世界的概念。在正常世界中,事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如人的身高体重、班级学生成绩等,能力上下限差距不大,基本在平均值附近。但在疯狂世界中,人与人的能力差距十分巨大,像头号网红主播的销售额可以抵一个公司,马斯克的公司可以造火箭。随着技术、认知等因素的快速变化,越来越多的现象属于疯狂世界的范畴。
- 这种从正常世界到疯狂世界的转变,要求管理者构建生物态思维。生物态是柔性的,对应的机械态是刚性的。管理者需要认识到这种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 构建生物态思维的意义和方法
- 构建生物态思维有助于管理者从根本上提升认知高度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管理者要从理念、方法论和技术三个层面去构建这种思维。在理念上,要认识到世界的变化和人才的重要性;在方法论上,要学会减少刚性管控,激发员工善意;在技术上,要掌握一些具体的管理工具。
- 例如,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运用沟通视窗等工具,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想法,为员工创造自由的工作氛围。同时,管理者要善于倾听反馈,根据员工的反馈调整管理策略,从而让企业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保持竞争力。
四、《可复制的领导力2》对管理者和企业的影响
- 对管理者的影响
- 对于管理者来说,《可复制的领导力2》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管理者不再仅仅是发号施令者,而是要成为员工成长的培养者。管理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学会知人善用,各尽其能,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 管理者还要把握好管理的尺度,适度的自由会增加工作的灵活性和高效率。比如,在一些创意型项目团队中,管理者给予团队成员足够的自由去探索和尝试新的想法,这样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同时也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 对企业的影响
-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新的领导力理念有助于企业适应时代的变化。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而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培养精英人才,激发员工善意,企业能够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 例如,一些传统企业在面临数字化转型时,需要管理者运用新的领导力理念,吸引和培养数字化人才,构建更加灵活的组织架构,从而在转型过程中取得成功。同时,企业内部良好的氛围也有助于减少员工之间的勾心斗角,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