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复制领导力的理念基础
在当今职场,很多人对领导力存在误解,认为领导力是天生的,是人格魅力、专业技能和人际背景等综合体现。然而,《可复制的领导力》这本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领导力是可学习且可复制的。这一理念打破了传统观念对领导力的固有认知,为更多渴望成为领导者的人提供了希望。
就像在很多企业中,一些普通员工因为觉得领导力遥不可及而失去了向上发展的动力。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领导力并非高不可攀。例如西方的大企业如可口可乐、宝洁等,他们将工作进行工具化处理。把工作拆分成可以完成并检验的步骤,员工经过训练后按照步骤工作。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效率,也让领导的领导效果显著提升。而且这种工具化的模式可以复制,新员工可以快速掌握,即使有员工离职也不会对业务造成巨大冲击。
二、沟通视窗的内涵与意义
-
隐私象限
隐私象限是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部分。它内部有不同层次,最深处是DDS(Deep Dark Secrets),这是不可告人的秘密。再往上一层是那些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事情,比如对同事的不满,往往大家心照不宣。还有一种是“忘了说”的秘密,这就是“知识的诅咒”。在营销领域,“知识的诅咒”表现得很明显。像舒立兹啤酒采用纯氧吹制工艺,老板习以为常,而广告人霍普金斯却能将其作为卖点。在管理过程的沟通中,要注意这些隐私象限的情况,正面沟通,避免误解。
-
盲点象限
盲点象限是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就像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描述的一样,我们往往难以发现自己的盲点。这时候竞争对手就成为揭示自己盲点的好帮手,投诉和反馈也是认识自身局限的好渠道。企业领导者如果能重视这些来自外部的信息,就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管理方式。
-
潜能象限
潜能象限是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部分,它代表着无限的潜力。在企业管理中,不能轻视任何一名员工的潜能。“赛马不相马,人人是人才”,要创造公平、积极向上的氛围。领导者需要思考是否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是否为员工的能力提升提供了很好的规划和培训。一个好的团队应该让团队中的80%的人都能得到80分,整体素质提高才是管理的核心。
-
公开象限
公开象限是自己和他人都知道的部分。扩大公开象限有助于让员工尊重领导者。通过合理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可以让员工更多地了解领导者的想法、决策依据等,从而建立起信任关系。
三、员工执行力与领导力的关系
很多领导者陷入“执行力”的迷思,只想着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却忽略了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这一重要关系。只有领导提升了领导力,才可能带来员工在执行层面的高效表现。日本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在交代工作任务时,领导会交代五遍。第1遍交代清楚事项;第2遍要求员工复述;第3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第4遍做应急预案;第5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这样复杂的流程确保了员工充分理解做事的目的和方法,减少后续失误的可能。
四、如何在实际中运用可复制的领导力
-
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目标管理。目标可以分为方向型、过程型和具体型。方向型目标像灯塔指引团队奋斗的大方向;过程型目标是团队近期可达到的目标;具体型目标是有具体数据指标的目标。明确量化的目标才是好目标,可运用SMART法则来制定目标,即Specific(明确具体)、Measerable(可量化)、Attainable(可接受、可实现)、Realistic(相关性、符合实际)、Time - limited(有时间限制的)。
-
目标管理的具体操作
套用目标书写公式来制定团队目标,目标书写 = 动词 + 任务 + 指标 + 目标。在制定目标过程中,要确定业务重点、业务成功的关键因素和关键指标,同时要考虑目标因人而异、成员全程参与、尽量制定可测量的目标、及时反馈和沟通以及目标灵活可变等因素。还可以利用目标管理模型,如利用目标书写公式写出目标、列出阻碍目标事项的因素、列出可以帮助目标实现的条件、写下个人特征、列出要做的事情等。
总之,可复制的领导力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理解沟通视窗、明确员工执行力和领导力的关系以及做好目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领导者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