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的一般内涵与课程开发领导力的联系
领导力本身包含动力要素和能力要素。从动力要素来看,如肖川所提到的,价值追求方面包括对团队、公众、社会、人类事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抱负感,对正义、公平、以人为本等人类基本行为准则的认同和捍卫等。这些在课程开发领导力中同样有着重要意义。课程开发领导者需要有这样的责任感,意识到课程开发对学生、教育事业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是一种使命感的体现。
从能力要素来说,形成愿景、确定目标的能力,判断、策划、决策能力,表达力、说服力、影响力,坚持、让步、沟通、协调能力等都是领导力所需要的才智。在课程开发领导力中,形成愿景和确定目标的能力体现为对课程开发方向的把握。例如,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明确开发的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哪方面的需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等。判断、策划、决策能力则涉及到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设计等。比如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判断哪些知识是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和学习水平的,策划如何将不同的知识点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且做出决策。
二、课程开发领导力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内涵体现
- 幼儿园阶段
- 在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或教育领导者对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的指导和影响力。课程领导者要具备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引导幼儿园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改进。例如,在设计幼儿园课程时,要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课程领导者要引领教师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游戏活动,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其中,像通过搭积木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领导者要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在评估方面,不能仅仅以知识掌握程度为标准,更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 小学阶段
- 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是为提升课程品质、改善学生学习情况及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而呈现出来的自主实践课程的能力。涵盖对学科课标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写等多方面内容。例如,小学教师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时,要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要求。然后开发课程资源,如收集当地的民间故事、童谣等作为阅读补充材料,编写课程实施方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环节。
-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体现
-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领导力的内涵更为丰富。它需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学生的需求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某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例,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于是开发了以地方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课程领导者要协调各方资源,包括邀请当地的历史文化专家参与课程设计,组织教师编写教材,安排课程的实施时间和地点等。同时,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教师团队的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因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领导者的事情,更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
三、课程开发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内涵
- 理念引领内涵
- 课程开发领导力中的理念引领是至关重要的。在学校教育领域,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领导需要成为课程理念的引领者。他们要深入学习现代课程理念,如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要包括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校长将这种理念传递给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再将其融入课程开发中。例如,在开发艺术课程时,要秉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理念,课程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绘画技巧的传授,还要包括艺术鉴赏、创意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 规划能力内涵
- 课程开发领导力中的规划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对课程目标的规划,要明确课程开发是为了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是短期目标如提高学生某一学科的成绩,还是长期目标如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其次是对课程内容的规划,要考虑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在开发科学课程时,要从基础知识到应用知识进行合理规划,先让学生了解科学概念,再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再者是对课程实施步骤的规划,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等。比如在实施英语课程时,要规划好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还是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以及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时间分配。
- 团队协调内涵
- 课程开发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团队的协作。课程开发领导力中的团队协调内涵包括协调教师团队内部的关系。不同学科背景、不同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课程开发中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领导者要协调这些差异,让教师们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在开发跨学科课程时,数学教师和艺术教师可能对课程内容的侧重点有不同意见,领导者要引导他们找到共同的目标,将数学知识与艺术表现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协调学校内部其他部门的关系,如课程开发需要资金支持,要与学校的财务部门沟通协调;需要教学设备,要与后勤部门协调等。
四、课程开发领导力内涵中的责任意识
- 对学生发展的责任
- 课程开发领导力内涵中的责任意识首先体现在对学生发展的责任上。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领导者要确保开发的课程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例如,在开发中学的心理健康课程时,要考虑到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课程内容要针对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应对方法和心理调适技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 对教育事业的责任
- 课程开发领导者还要对教育事业负责。他们要紧跟教育发展的趋势,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课程开发中。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倡导信息化教学,课程开发领导者就要思考如何在课程中融入信息技术元素,如开发在线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 对社会需求的责任
- 课程开发不能脱离社会需求。课程开发领导力内涵中的社会责任要求领导者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课程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例如,在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旺盛的情况下,课程开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要根据社会上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