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识领导力的内涵
胆识领导力是领导力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和组织环境中,领导者需要有足够的胆量去做出决策,同时也要有勇气去承担决策带来的各种结果。从刘强东决策自建京东物流系统这个例子就能看出,2007年时,京东面临巨大物流压力,依赖第三方物流导致诸多问题,在很多人反对和质疑的情况下,刘强东大胆决定自建物流体系,这一决策果敢且需要承担巨大风险,但也正是这种胆识领导力推动了京东的进一步发展。领导力咨询公司ghSmart的研究也显示,那些能够更早、更快做出决策的领导者,成为优秀CEO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12倍,这足以说明胆识在领导力中的重要性。
二、小工具一:布置任务的五遍法则
管理者在布置任务时,至少说5遍。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提升胆识领导力的小工具。
第一遍:简单布置任务,如“XXX,麻烦你帮我做下这件事。”这是任务的初始传达。
第二遍:“麻烦你重复一下这件事。”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确认员工是否理解任务。很多时候,员工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全听清楚任务内容,通过这一遍的重复,可以避免理解偏差。
第三遍:“你觉得我让你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帮助员工梳理工作任务,明确要怎么做。当员工理解任务内容后,进一步明确任务目的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规划工作流程和方法。
第四遍:“遇到突发情况时,你觉得什么时候可以自己做决定?什么时候需要请示我?”这是授予员工一定的权力。在给予员工任务的同时给予适当的自主权,能够让员工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同时也体现了领导者对员工的信任,这需要领导者有一定的胆识,敢于放权。
第五遍:“如果让你做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这是激发员工的参与感和创造性。员工在理解任务、明确目的、知道权力范围后,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往往能为任务的完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领导者需要有足够的胸怀去接纳员工的想法,这也是胆识领导力的一种体现。通过这五遍的沟通,员工对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场景都有了基本的预期,这样比只说一遍要清楚很多,后期可以节省很多沟通成本,也可以避免重做的麻烦。
三、小工具二:情境领导模型的运用
情境领导模型是由行为学家Paul Hersey创立的一种领导实用技能,也是胆识领导力的重要工具。这种领导模式以被领导者为中心,强调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调整领导风格。
情境领导通常根据员工状态,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度)。
一阶段:R1,员工没能力,没信心。在这个阶段,领导者适合采用告知型领导风格,需要明确地告诉员工做什么、怎么做,因为员工缺乏能力和信心,需要领导者给予较多的指导。
二阶段:R2,员工没能力,有意愿并自信。领导者可以采用推销型领导风格,在给予指导的同时,也要向员工推销自己的想法,让员工更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中。
三阶段:R3,员工有能力,没信心。领导者应采用参与型领导风格,与员工共同决策,增强员工的信心。
四阶段:R4,员工有能力,有意愿并自信。领导者可以采用授权型领导风格,给予员工较大的自主权。领导者要准确判断被领导者的准备度,并据此适时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这需要领导者有胆识去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决策,而不是采用一成不变的领导方式。例如在一个项目中,新入职的员工可能处于R1阶段,领导者要给予详细的指导;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可能处于R4阶段,领导者就可以大胆授权。
四、小工具三:沉稳决策与坚持
沉稳是胆识领导力的重要体现。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要沉稳,不要随便显露自己的情绪。例如在团队面临危机或者项目进展不顺的时候,领导者如果情绪失控,很可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同时,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词句,做好的决定不要轻易反悔。在众人争执不休时,要主动调和,拿出最合适的意见。这需要领导者有足够的胆量和沉稳的心态去面对各种争议,而不是随波逐流或者逃避。在项目进展不顺的时候,领导一定不要气馁,带领员工重新寻找突破口,就算结束也要干净利落。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为所有人在看着你、模仿你。领导者的每一个决策和行为都在影响着团队成员,只有沉稳且果敢的决策,才能体现出胆识领导力,带领团队不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