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细分
(1)企业经营细分
纵观中国培训行业,发现经营势头好的培训机构都是有自己特色、自己专注擅长的领域,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领域什么课程都做、万金油似的培训机构发展越来越辛苦,就拿大公开课来说吧,通常来说学员对象庞杂,讲师讲的内容无法涉及到学员的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容易给学员感觉通用性强、针对性弱。
经常收到咨询公司资料的培训经理们,只要认真看他们的产品名录就会发现,动不动就是N多领域,无所不及,几百课程,无所不包。
这种博爱式的公司是很难取得培训经理的专业认同,未来培训行业的市场经营只会越来越细分(当然目前已经看到这种经营模式的好处),而这种细分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① 专注于某一行业:比如有专注于通信业(甚至只专注于移动或联通等),或银行业,或烟草行业,或电力行业等等。专注于这一行业,就系统纵深地服务于多种培训课程、多种咨询项目,也经常项目+培训的打包式业务。
② 专注于某一主题:人力资源培训,或执行力,或国学。这里有主题范围,比如管理技能是一个大的主题范围,但也有具体到某一个课程,如专注礼仪培训(甚至只专注于服务礼仪或商务礼仪等)。专注于这一主题的多个行业,只要涉及这个主题的,所有行业或者大部分行业的业务都可以接。
③ 专注于某一行业某一主题:如只专注于电力行业的服务营销主题,或只专注于互联网的电话营销主题。这是最专注最细分的,
不管何种细分方向,都有利有弊,一切取决于市场的需求、经营者的取舍、业务拓展。
(2)讲师研究细分
经常在网络上能搜到和收到很多培训师的简介,有件事情总是让人很纠结,那就培训师的主讲课程名录,除了少有的一些培训师“只讲一门课程”“只讲三五门课程”外,太多的老师主讲课程名录是一长串,横跨服务、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技能等,笔者见过最多的一个培训师写的主讲课程是40几个,这种功力估计连菜市场卖狗皮膏药的江湖朋友都自叹不如。也许有人不屑地说“天底下没有新鲜事,排列组合就是一种创新”“就是不同的内容模块不同的组合,就是一个新的课程”,就算如此,那也拜托别写那么多,那会吓到别人的,写自己最擅长的几个课程好了;也许还有人不认同地说“我的经历、阅历无限,足以讲那么多课程,这有啥奇怪的?”果真如此,我就得谈谈2008年奥运会的所观所感了:
在惊讶于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一届奥运8金,两届14金的辉煌成绩时,我突然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可以在奥运会参加多个小项目并获金牌,却不见有哪个运动员参加不同大项且同获金牌的呢?例如打完蓝球后再去踢足球,或者跳完水后再去打乒乓球。
联想起某个报道,曾经有人问比尔盖茨:你为什么不去做硬件?比尔盖茨回答:我这辈子只会做软件!
其实以盖茨之实力,做硬件也能取得好成绩,但一定远不及软件方面的成绩。然而如果软硬件兼做,不仅硬件做不到最好,甚至可能连软件也无法做到今天如此成绩。运动员如果同时训练几个不同大项,既使每项都不错,但我相信在类似奥运会这种国际级大赛中连一块金牌都捞不到,最多只能在市级县级拿金牌。
这就是术业有专攻!
我们也可以把培训项目看成是运动项目,人力资源类、服务营销类、心理学类、成功学类、管理类培训等是大项,而其具体产品是小项,如管理类又分:基层管理、中层管理、高层管理等。
菲尔普斯是在参加游泳大项中的8个小项,那么培训师是否也在某一大类课程下选几项具体产品予以专攻,而8是否也是一个极限,值得我们思考?
其实从心理学的注意广度来说也是最多8个。(当然建议最好不超过5个,不要跟我纠缠为什么不可以是4或者6)
所以真心地奉劝各位培训师,如果你想成为专家,那就专注,该给你的产品名录瘦身了,千万别当自己是万金油,也别让人以为你在卖狗皮膏药!!!
成为一位培训“老”师也是从培训“小”师、培训“大”师经历而成的,所以三个阶段通常是“少到多,再从多到少”,一开始透过一个课程上道,然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学习的深入、不断的积累后发现对很多主题都感兴趣也能涉及,于是又开发其他的课程,到后来又发现精力有限,四处出击,却用力分散,什么都会讲却什么都讲不好,还不如集中精力,潜心研究几门课程,哪怕是一门课程,讲精、讲出自己的风格、讲出自己的口碑,也一样很有市场,很有价值。于是开始讲的就越来越少。
2.重新洗牌
企业在经历培训热、培训风的头脑发热之后回归理性,开始有意识地、更显专业地甄选培训机构,也更趋于同有实力、权威性的培训机构合作,众多无核心竞争力的培训公司将纷纷倒闭、被收购、重组,国内已经有多起培训公司合并案,有些还在磨合,有些已分道扬镳,但不管如何,这是顺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大势所趋。
3.市场准入
为了规范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将会制订各种市场准入制度,高门槛进入,权威认证,专业排名,落后淘汰等都是未来的趋势,实际上,部分内容已经开始在实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