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学生包括职场小白在寻找工作时,很看重专业对口,往往苦寻专业对口工作而不得,也因此错过了很多优秀的工作机会。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念念不忘的专业对口,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重要,甚至在很多职业领域,专业对口根本就不重要。相比起专业对口来说,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潜质对口,即人员具有胜任工作所具备的潜质,能力素养与职业相匹配。如果人职不匹配,即使是专业对口也不是胜任岗位的人才,因为不是干好工作的材料。如果潜质对口,人岗匹配,那么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相差十万八千里,也能优先入职,照样成为优秀人才。
很多专业与职业并不匹配,甚至根本对不上号
专业与职业并不是同步的,上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那是大学招生时的广告词。现在社会发展进步飞快,很多新行业、新职业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很多学校的专业根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别提与工作对口了。比如这些年出现的街舞教练、色彩顾问、网络买手、婚礼策划师、网红经纪人、宠物美容师、服装陈列师、职业游戏玩家、专业电竞等大批新职业,就根本没有相关专业可以提供。甚至许多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大量人员的专业性岗位,比如市场策划、网络运营、销售技巧、新媒体写作、视频剪辑等,绝大学校也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如果想从事这类新职业,所有人员恐怕都要转行。要想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追求绝对的专业对口,恐怕只能在传统行业的垃圾堆里逡巡了。
与此对应的是,很多学校开设的一些课程,由于与市场脱节很远,课程老化等,在社会上恐怕也很难找到相应的岗位,比如哲学、西方文学史、电影鉴赏、历史学等务虚的专业。不少迷惑人的专业也很难对口就业,诸如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一大堆带有管理字眼的专业,社会上哪些这么多管理岗位让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子折腾。更有一些以往很时髦,报名人满为患、但市场容量已经很少的专业,比如法律、财务、金融、国际贸易等,市场上根本盛不下如此巨量的学生,除了极少部分人能对口就业外,大部分人除了转行别无它途。否则抱着专业对口的思路找工作,那就只能等着喝西北方了,等到猴年马月恐怕也轮不上号。
上学时没有对专业日久生情,就业时却陷入专业对口的怪圈
很多学生在当初选报专业时,由于当时的信息不对称,经验缺乏等原因,很多人选的并不是自己钟情等专业,更有一些人对所学专业原先根本就没听说过。本身就不喜欢,再加上一些专业的枯燥陈旧等原因,导致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对所学的专业根本提不起兴趣来,只求60分万岁,不参加补考就万事大吉了。这样几年下来专业知识学的迷迷糊糊。上学时就没有兴趣和专业谈恋爱,结果就业时就想和专业直接结婚一样,岂不是很搞笑?
很多人即使认真学习专业,其水平也不一定比非专业人员强,可谓在专业领域栽了跟头。这种情况有很多现实例子。比如很多英语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可能比非英语专业,但重视英语学习的人员差很多。很多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比起学习数学、物理人员的编程水平可能就差一大截,学习数学、物理的人员可以很容易成为一个编程高手,但反之则很难。而许多非中文专业人员写作水平和写作功力要远超过学中文专业人员的写作水平。这些专业水平不很强的人员想要对口就业,在强手如林的环境下,其竞争力就会小的多。
很多专业知识毕业时已经落伍,大学生只是个半成品
除了部分很强技术性的专业,诸如医学、金融、法律、理工科等部分专业,或者人员想在学术领域继续深造走专家道路,专业知识还有些竞争力外。那些大部分想毕业后打工,走向职场道路的人员,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由于理论性太强,不适应时代,很多知识毕业的时候已经落后于时代,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用得着的很少,很多连十之一二都用不到。诸如很多文科、商科的知识,甚至是很多发展性很快的理工科知识也面临毕业即落伍的结局。而那些毕业后转行的人员,其所学的专业知识甚至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
这样不管是专业对口还是专业不对口的学生,进入企业都需要二次学习提升,从头再学。大学生实际上只是一个半成品,要想成为一个合格人才,还需要进入职场后进行专门的学习培训、锻炼实习,需要精心打磨才能成为可用之才。否则,仅靠书本上那些可怜的专业知识,根本就无法适应职场。一个优秀企业对人才得培养,要比一般大学所学要有效得多。这也是很多企业喜欢用有经验的人员,而非更有学历的硕士生博士生的原因。因为这些有经验得人员已经是合格品,而硕士博士还是半成品,要想使用还需要费心打磨。
比专业对口更重要得是潜质对口,人职匹配最关键
职场上很多岗位并不要求专业对口,甚至很多专业性很强的岗位也不太要求专业对口,诸如审计、投资、策划、公关等。既然大部分职业并不要求专业对口,那么企业究竟看重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实际上,企业招聘更看重得是潜质对口,人职匹配,即一个人是否具有干好工作的潜质,是否具备胜任工作的关键能力与综合素养,人的兴趣动机价值观等是否与企业匹配。这是企业招聘的核心诉求。具备工作潜质的人员,在企业经过培训后能很快适应工作,也能更迅速的成为行家里手。而不具备工作潜质的人,学了专业也很难胜任专业工作,经过强化培训也很难成为优秀人才,因为他不是干好工作的这块料。
这就象武侠小说所写,一些名师苦寻练武的好苗子而不得,一个人具备了练武的慧根,经过名师指点后能迅速成为大侠。不是练武这块好胚子,练一辈子也是平庸之辈。一匹驽马再怎么培养也难以成为千里马,而具有潜力、泯然于马群里的千里马,只要有合适的机会,稍加调试就能日行千里。让人挤破头的公务员考试,按常人理解,应该是高标准严要求才对。实际上恰恰相反,公务员考试对报考人员基本上不限专业和学校,大专学历即可报考,比进大企业的标准低得多。但人员是否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执行力和大局观念则是公务员选拔的关键要求。那些死读书的书呆子,那些情商低的一根筋,那些没头脑的傻白甜,成绩再好学历再高也很难胜任公务员的工作。
潜质对口的核心是能力与素养对口
胜任一份工作需要多方面要求,大体来说要具备知识、技能、能力、素养等条件。这其中,知识与技能属于浅层次要求,短时间内培训学习就能快速提升,它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干这份工作。而能力和素养属于核心的深层次要求,决定了人员能不能干好这份工作。能力与素养提升绝非一日之功。能力需要长期开发。而素养提升则更难,比如一个人责任心差、冷漠自私,价值观与企业格格不入,想改变他就非常难,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企业,设计复杂招聘流程甄选人员的原因,关键是筛选有发展潜力、符合要求的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是干好工作的入门条件。不具备关键能力,人员只能是平庸之辈,能干基本的工作,但无法干的出色精彩,无法成为行业精英,这就是平庸与卓越的区别。不具备核心素养,人员就容易心浮气躁,很难干的长久甚至危害企业。具备了关键能力和素养,没有专业知识背景也没关系,经过系统的培养照样能成为行业精英。
学天体物理的如果思维活跃、脑子天马行空、文笔好就可以做市场策划;学无机化学的数学底子厚、具备系统思维就能干程序开发,而且会比专门科班出身学程序的人还要强;学哲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强、讲课幽默风趣照样成为英语名师;学物流的认真严谨、对数字敏感、学习能力强,经过专业培训后,就能成为四大的出色审计师。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关系,皆是人员与职业匹配,潜质对口所致。
那些专业不对口的名人,终身学习比专业更重要
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专业是法学,是不是很意外?编程只是业务爱好,但并不妨碍他创造世界一流的软件企业。京东的刘强东在人民大学专业是社会学,一开始的志向是进政坛当官。音乐才子高晓松在清华大学学的是电子工程雷达专业,他写了《同桌的你》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在音乐道路上策马前行。知名歌手周华健的专业是台湾大学数学系,可以说他是学数学里面唱歌最好的。学法律出身的当年明月进了海关做了公务员,写了畅销历史着作《明朝那些事》,是不是有点烧脑?类似的例子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名单。
这些人员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具备了所在事业的核心素质能力。与他们所学的专业关系不是太大。相反,很多学编程的当不了盖茨,很多学中文的写不了歌曲,很多学音乐的成不了歌星。可能有人疑惑了,既然这些专业知识并没有太多价值,那么上大学究竟该学什么?实际上,大学教给学生最重要的并非知识,而是学习能力。只要拥有了学习能力,学什么专业并不重要。这就是需要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即你现在会什么,目标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自己,最终一定达成你想要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只是一个人学业教育的结束,而是职业学习、终身学习的真正开始。
转变观念,平时就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养
专业对口远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重要,而能力素养等潜质的重要性又远大于我们的想象。这就与很多大学生的认知产生极大的偏差。而很多大学生,过于强调了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大大忽视了能力与素养的积累,从而导致了就业面的狭窄与入职成功率的惨淡。这就需要大学生们积极转变观念,修正自己的行为。按照未来职场的要求调整自己。
这需要大学生提前具备就业意识和规划观念,对自己未来能有大体的发展方向和初步的行业职业定位,是当公务员还是做学术,还是进企业打工?是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等?经常去招聘类网站或招聘会去看看,了解一下未来中意的企业职业对人员的招聘要求,提前有意识的强化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素养。不能只埋头学习书本知识,还要积极抬头看路。多实习多锻炼,做到未雨绸缪,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就业选择中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从职业角度来说,除少数技术性专业以外。大部分人的就业,专业对口远不如潜质对口更重要,是否具备干好工作的素养能力,是职业选择的核心。因此,抛弃狭隘的专业对口观念,扩大自己选择面,提升自己竞争力,你的职场道路就会宽广很多,也更容易走向成功。
(作者:职业规划高老师 )
扩展:人啊人建模专家多年致力于解决企业遇到的人力资源难题,旗下产品系列T12人才测评帮助精准识别人员的胜任力,目前已成为500强企业建模需求的首选。未来,人啊人将持续优化测评产品及建模咨询服务,旨在为有需要的企业朋友们献上高质量、最满意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