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声音不好听,过于直白,缺乏磁性和力度,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存在主观意识上的不习惯,这也与听觉器官结构密不可分。平常我们听到自己的声音从中内耳听到的,而当自己的声音以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出现时,声音是从外耳传入,内耳和外耳带来的听觉感受截然不同,正是由于不习惯,所以很多人才觉得自己的音质欠佳。
如果不是出于内、外耳感受度不同而觉得声音质感差,那可能是因为气浅声浮、发声位置不对、缺乏共鸣。如何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的音色更好听呢?建议作出以下三项调整:
1.用气发声,避免气浅声浮
气浅声浮是指声音因为气息没有下沉而给人漂浮的感觉,听起来很直白,质感较差,这是典型的依靠“声音”来发声。用声过度很容易导致声带损伤,那些拼命喊叫的方式训练声音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很容易导致咽腔毛细血管受损,造成出血现象。
正确的发音方式是用气发声,建议尝试找一找叹气的感觉,感受气息的力量,进而转变发声的方法。使用腹式呼吸,努力让气息下沉,气息能增加声音的空间感和饱和度,声音便可以得到快速美化。
2. 改变发声区域,克制情绪
把发声部位定于喉咙和声带部位,这样的声音显得非常沉重,让人听起来有些压抑或者不自然;若发音区域过于前置,声音向前、向外,又会导致发音缺乏磁性和厚重感。建议用气息推动声带在中声区域发声,让发声区略微后置,能让声音更有感染力。
无论是快乐、悲伤、愤怒、恐惧还是惊奇,我们都可以通过语音语义表达出来,有情绪的表达并非是发泄情绪式的表达,过多的情绪会让声音的音频、音调和响度都发生变化,让人觉得刺耳或不舒服,因此,控制情绪也是确保声音品质的关键点。
3.让口腔更空旷,形成共鸣
咬字不清、声音含糊,就是因为发声时,没有完美控制气息形成口腔共鸣,气息在口腔里进行回旋,导致我们嘴里就像含着东西一样,发出的声音非常的浑浊、质感差。
课堂上,我常说,通过打开牙关、挺软腭等口部操开嗓很重要,口腔打开能给我们的声音预留更多共鸣空间。人体的共鸣器官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管道与腔体构成,其中,共鸣腔体包括口腔、咽腔、喉咽腔和喉室,通过在共鸣腔体内产生共振与协振,能使声波得以加强、扩大和美化。当气息作用在声带的时候会产生声音,在我们空旷的口腔中形成了共振,这个过程叫做口腔共鸣,能使音质更上层楼。
除此以外,还要养成保护嗓子的好习惯,多饮水是保养发声器官的重要举措;尽量不要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避免粘膜受损,影响喉肌和声带的正常功能;同时,注意避免尖叫,不要过多用嗓或清嗓子,如果觉得喉咙难受,小口饮水或吞咽是较好的改善方式。
让声音富有磁性和感染力、“声声入耳”并没有想象中困难,把以上三个关键步骤做好,并养成保护嗓音的好习惯,时间会为我们带来想要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