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力天生观点的由来
在探讨领导力是否天生时,我们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会有领导力天生的观点。从伟人领导理论来看,其秉持“伟大的领导者是天生的,而非培养出来的”这一基本原则。在历史长河中,像亚历山大大帝这样的人物,年少时就表现出非凡的勇气、果敢以及对军事战略敏锐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未经系统学习就拥有,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他能迅速判断战场形势,做出大胆有效的决策,率领军队四处征战。从性格特质角度,像自信这一特质,天生高度自信的人在群体中更容易成为领导者。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敢于表达观点并勇于承担责任,这种自信像是内在天生的品质,在面临困难挑战时不轻易退缩。这些例子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领导力天生的观点提供了依据。
二、领导力并非天生的依据
然而,众多研究和观点表明领导力并非天生。管理学大师陈春花教授认为,领导力最重要的是自我造就。领导力研究专家马丁·拉尼克也指出,那种主张“领导力与生俱来”的观点并不正确,双胞胎研究早已证实这一点。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随时可能成为管理者,但不是人人都是优秀管理者,很多管理者缺乏领导力,根源在于他们错误地认为领导力是天生的而未去培养。实际上,领导力不是少数人具备的天赋,也不是难以意会的艺术,而是人人都可掌握的能力。管理者在职场中有领导者、管理者和执行者三个角色,对应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不同岗位对这三种能力要求配比不同,这意味着领导力是可以通过角色定位和能力培养获得的。
三、后天培养领导力的途径
既然领导力可后天培养,那有哪些途径呢?首先,自我认知是关键。要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领导者潜能,就像在教管理学课程时,对学生强调的那样,要相信自己天生有成为领导者的可能,通过回馈内心、管好自己来走向领导之路。其次,要重视对共情愿景的构建能力。共情愿景就像是给团队画大饼,但这并不是贬义的,而是要善于把自己的想法和梦想传递给团队,让团队富有激情,让成员认识到工作不仅仅是工作,更是事业。再者,躬身入局也非常重要。理想和现实往往存在差距,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深入实际,积极参与到实际事务中去。
四、正确看待领导力的本质
领导力的本质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也不是依赖天生特质的神秘能力。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成员,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一开始就具备领导力,但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培养。市场上有很多关于领导力法则的书籍和课程,虽然有些可能存在将简单内容包装拉长的情况,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领导力培养的重视。我们应该正确看待领导力,它是一种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自我提升而获得的能力,与是否天生并无必然联系。
|